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

出家无求任虚空

出家无求任虚空

那怕俗人说短长

此身皮囊终必坏

要紧用功把性修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天子當知諸菩薩道。以大悲為本緣於眾生。天子言。菩薩大悲以何為本。文殊師利言。以直心為本。又問。直心以何為本。答言。於一切眾生等心為本。又問。等心以何為本。答言。無別異行為本。又問。無別異行以何為本。答言。以深淨心為本。又問。深淨心以何為本。答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本。又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何為本。答言。以六波羅蜜為本。又問。六波羅蜜以何為本。答言。方便慧為本。又問。方便慧以何為本。答言。不放逸為本。又問。不放逸以何為本。答言。三善行為本。又問。三善行以何為本。答言。以十善業道為本。又問。十善業道以何為本。答言。以攝六根為本。又問攝六根以何為本。答言。以正憶念為本。又問。正憶念以何為本。答言。以正觀為本。又問。正觀以何為本。答言。以堅念不忘為本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下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下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中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中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上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上

【大吉祥天女咒:修行版】唱誦:加州萬佛聖城 - YouTube

【大吉祥天女咒:修行版】唱誦:加州萬佛聖城 - YouTube

六道金刚咒 - YouTube

六道金刚咒 - YouTube

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

不可拒绝的皇帝

拒绝皇帝, 即是否定此偈,也有灾难了

圣旨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仙方

雄黄全蝎与薄荷


川芎乳没并牙皂


等分为末入鼻吹


起死回生救命方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民主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须用到的。

民主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须用到的。


当国主的神圣素质已经完全不能再寻获时,民主才被搬出来用,通常都不可拿来用的。

如果还有大功德者,神圣而又有智慧,还要民主的话,就是弃玉抱石者盲,既用不任者疏,自取其咎。

国主者,等于全科医生,懂得医所有病。

民主者,等于兽医,不可医人的病。

国主者,重质。

民主者,重量。

---------------------------------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唯一的飞机师突然间心脏病发作死了,众搭客中全部都是农夫,只有一个船长,懂得一些驾驶技术,眼看无人驾驶的飞机就要撞向高山了,众人都拥护船长去操纵此飞机,船长没有办法也只好尝试,凭着自己驾船的经验,好不容易才把飞机降落,化险为夷。飞机者,等于一个国家。飞机师者,等于国主,或国王。船长者,等于民主。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或欲求官,问可得否?

或欲求官,问可得否?


  菩萨曰:“做官一事,你更莫想。你须知得,通经史之谓文,练韬略之谓武,膂力过人之谓勇,智能出众之谓才。汝自思量,有一于此否?若四中不具其一,要做官,不过图侥幸而已。要图侥幸,念头先已不正。一做了官,便去假威仗势,一味虐疲民而饱我腹,决不思为国为民做些好事。以至积恶日深,不知改悔,来世定作牛马驼骡,有力报人等畜。如目前兵戈战阵中一类畜生,皆夙世冒禄贪功,无一毫功德于天下之徒也。且报应之理,远近无期,或致祸于现世,或殃及于子孙。如目前一等罪犯囹圄,身受屠戮,继嗣不肖,或绝灭无传者是也。又损害良民而取其财货,谓之不仁不义之物。以之祀祖先,而祖先益愆。事神明,而神明加怒。供诸佛圣贤,必为之堕泪。奉仁人有道,反为之生惭。即罪恶不极,而冤结相酬,后世定作一类羊猪鸡犬,无力报人之畜,及世间一等贫穷下贱剧苦之人。又此图侥幸一辈,在官即做些好事,亦未免公中有私,善中有恶。罪福影响,不漏丝毫,贪有限之荣名,受累生之恶果。侥幸做官,溺心利欲,如上所谈,势所必至,可不畏哉!”

节录自《西方确指》一书

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佛说女人(摘录) 转帖

佛说女人(摘录) 转帖


2009-09-11 22:43:57 来自: 靠谱小美婴(姐也有胸了..真是自己长出来的.)

佛说女人(摘录) 转帖

「比丘尼不得說比丘過」「比丘尼必須禮敬比丘」「比丘尼不得呵罵比丘」八敬法



「女人是污穢」、「女人有五障」、「女人不能成佛」



★佛告阿難:“其婦女五蛆蟲戶,而丈夫無此。復次婦人五蛆蟲戶,在陰道中,其一一蟲戶,有八十蟲,兩頭有口,悉如針鋒,彼之蛆蟲,常惱彼女而食噉之,令其動作。”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一冊頁833下-834上







★女根之中,二萬淫蟲,形如臂釧,細若秋毫,腥臊臭穢,私墮胎孕,懷妊產生,污穢狼藉,善神見聞,悉皆捨去,惡鬼魍魎,數來侵擾,如是鄙弊,愚人猶貪。棄捨念處,破佛淨戒,死入獄中,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824中-下







★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其女人者,淫欲難滿……譬如大地,一切作凡,令如芥子,如是等男,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假如男子,數如恒沙,與一女人,共為欲事,亦復不足。

——《大般涅槃經?卷九菩薩品之十六》《大正藏》第十二冊頁633中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審我來世當作佛時。使我國中莫有三事。何等為三。一者魔事。二者地獄。三者女人態。





女人有五障,第一不得作梵天王,第二不得作帝释,第三不得作魔王,第四不得作转轮圣王,第五不得作佛。.





★大王!當知丈夫親近女人之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患。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3下-544上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楞嚴經?卷八》《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43上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上







★愛戀於女人,墮於大怖處。或吞於鐵丸,或飲烊銅汁。有二熱鐵山,彼此來相合。昔時耽欲者,於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時,都無救護者。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恒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男子淫泆,精盡夭命,或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噉。

——《法滅盡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1119中





★菩薩觀欲種種不淨,於諸衰中,女衰最重。



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妒、瞋諂、妖穢、鬥諍、貪嫉,不可親近。



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親,不觀富貴智慧名聞。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繫、囹圄,雖曰難解,是猶易開。女鎖繫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眾病之中,女病最重。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5下-166上







★莫與女交通,亦莫共言語;有能遠離者,則離於八難。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冊頁751中







★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來受誨者,當如之何?”佛告阿難:“莫與相見。”阿難又白:“設相見者,當如之何?”佛言:“莫與共語。”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佛言:“當自檢心”。

——《長阿含經?卷四遊行經》《大正藏》第一冊頁26上







★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



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泥汙。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中







★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薰眾花沐浴塗香,著眾雜色衣。以覆汙露,強薰以香欲以人觀,譬如革囊盛屎,有何可貪?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03中







★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



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



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行者既得捨之,若復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思入。從狂得正,而復樂之。

——《菩薩訶色欲法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上







★一切女人有八種因緣恒受女身,云何為八?



一者、愛好女身。



二者、貪著女欲。



三者、口常讚美女人容質。



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



五者、厭薄自夫。



六者、念重他人。



七者、知人有恩而己背逆。



八者、邪偽莊飾,欲他迷戀。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95下







★有四種因緣,令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為四?



一者、以女人聲,輕笑喚佛及諸菩薩一切聖人。



二者、於淨持戒人,以誹謗心說言犯戒。



三者、好行諂媚,誑惑於人。



四者、見他勝己,心生嫉妒。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795下







★ 女人性如是,如蜜雜毒藥。



惑欲致愚癡,巧辭增癡惑。



女人難可信,智者所遠離。



女色誑天人,悉令心迷惑。



至於未來世,不能少利益。



天人及夜叉,龍阿修羅等。



羅剎毗舍遮,皆為女幻誑。

——《正法念處經?卷三十一》《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82下







★寧以赤銅,宛轉眼中,不以散心,邪視女色。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她好色。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頁1007下







★大火燒人,是猶可近。清風無形,是亦可捉。

蚖蛇含毒,猶亦可獨。女人之心,不可得實。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女人最為惡,難與為因緣,恩愛一縛著,牽人入罪門。

——《優填王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2上







★《雜譬喻經》云:佛在世時,有一婆羅門,生於兩女,女皆端正,乃故懸金,九十日內募索有能訶我女醜者,便當與金。竟無募者,將至佛所,佛便訶言:“此女皆醜,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口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為好手。今觀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喜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正藏》第五十隨冊頁848中-下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摩鄧女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895中







★佛與菩薩眾,緣覺及聲聞。悉皆離女色,愚者不能知。普被魔羅降,離女色染汙。能得身安樂,究竟得解脫。無智諸眾生,愛欲無遠離。作罪業無邊,墮落三惡道。無底欲火坑,猛焰熾不滅。有智樂解脫,不為女色染。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3上







★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譬如停淵澄鏡,而蛟龍居之。金山寶窟,而師子處之,當知此害不可近。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罪。實是陰賊,滅人慧明,亦是獵圍鮮得出者。譬如高羅,群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眾魚投之,刳腸俎肌。亦如暗坑,無目投之,如蛾赴火。是以智者知而遠之,不受其害。惡而穢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

——《菩薩訶色欲法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上-中







★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繫縛本,是憂愁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聖慧眼;當知婦人,如熱鐵花,散佈於地,足蹈其上。當知婦人,於諸邪性,流布增長。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下

★女賊害人,是不可禁。蚖蛇含毒,猶如手捉。



女情惑人,是不可觸。有智之人,所不應視。



若欲觀之,當如母姊。諦視觀之,不淨填積。



淫火不除,為之燒滅。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何因緣故,名為婦人?所言婦者,名加重擔,何以故?能使眾生負重擔故,能使眾生弊重擔故,能使眾生受重擔故。能使眾生持於重擔有所行故,能使眾生荷於重擔遍周行故,能令眾生於此重擔心疲苦故,能令眾生為於重擔所煎迫故,能令眾生為於重擔所傷害故。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下







★我觀一切千世界中,眾生大怨,無過妻妾女色諸欲……彼無智者,為於男女妻妾諸女色等所纏故,於諸善法,多生障礙。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上







★三途八難苦,女人為根本。



生死無數劫,貪愛為根本。



賢聖解脫樂,離欲為根本。



四蛇成身界,顛倒想為心。



膿血遍九竅,淨想起貪淫。



順情稱快樂,不信墮刀林。



報生豬狗道,由前貪愛深。



一切女人性,少實多諂曲。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824下







★在家者,與婦人相見,心不樂喜,常懷恐怖。與婦人交接,念之惡露,臭處不淨潔,非我法也,盡我壽命不復與相近,當脫是惡露中去。譬若有人,行大荒澤中,畏盜賊,心念言:我當何時脫出是厄道中去?當棄遠是淫泆畏懼,如行大荒澤中,亦不說其人惡。



——《道行般若經?卷六》《大正藏》第八冊頁455中







男女之體,本是革囊,滿盛惡露,



只因薄皮所覆,瞞盡天下英雄。







★佛告阿難:“其婦女五蛆蟲戶,而丈夫無此。復次婦人五蛆蟲戶,在陰道中,其一一蟲戶,有八十蟲,兩頭有口,悉如針鋒,彼之蛆蟲,常惱彼女而食噉之,令其動作。”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一冊頁833下-834上







★女根之中,二萬淫蟲,形如臂釧,細若秋毫,腥臊臭穢,私墮胎孕,懷妊產生,污穢狼藉,善神見聞,悉皆捨去,惡鬼魍魎,數來侵擾,如是鄙弊,愚人猶貪。棄捨念處,破佛淨戒,死入獄中,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824中-下







★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其女人者,淫欲難滿……譬如大地,一切作凡,令如芥子,如是等男,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假如男子,數如恒沙,與一女人,共為欲事,亦復不足。

——《大般涅槃經?卷九菩薩品之十六》《大正藏》第十二冊頁633中







★ 欲共女人生,女人為甚惡,



能生於熱惱,如火害眾生。



如是欲熱惱,過於大猛火,



如色大熱惱,焚燒眾生心。



女人壞世間,令善皆盡滅,



是地獄因緣,大仙如是說。



口善說美言,其心如毒害,



誑詐無暫停,女人心無實。



須臾起愛心,須臾心不愛,



其心不暫停,如電不久住。



巧智虛誑人,心貪則親近,



常思樂他人,懷慢情恣態。



天人毗舍遮,羅剎龍夜叉,



皆為女色縛,女人如惡毒。



不念於恩惠,非種姓技術,



女人性如風,其心不停息。



若見大財富,心則生愛樂,



又見衰禍至,厭之而捨棄。



若有人親近,則生愛樂心,



見其憂惱至,須臾即捨離。



如蜂樂遊華,見萎速捨棄,



女人亦如是,不悅則捨離。



惡心無慈愍,躁擾心不定,



為破愚癡人,女人出於世。



天中大繫縛,無過於女色,



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



若心貪女色,是欲最尤甚,



女色欲燒心,後受大苦惱。



現在所作業,貪欲自迷心,



癡心不能覺,女欲之所迷。



丈夫既信已,為無量愛縛,



忽然便捨離,猶如蛇脫皮。



如是女人性,諸方便供養,



種種而守護,猶不可從心。



女人性如是,其心無誠實,



虛誑多奸偽,智者所不信。







——《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69中-下







★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眾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

一者、貪珍寶物衣被,欲多得故。



二者、相嫉妒(女人口似相親,心如冤家)。



三者、多口舌(女人口多惡業,出言虛誑)。



四者、作姿態淫多,以是故墮地獄中多爾。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55上







★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妒嫉,丈夫未隨,便起妒意,以是因緣,女人多生餓鬼道中。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2上







★女人貪欲、嫉妒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輕心,不及丈夫,以是因緣,生餓鬼中;乃至嫉妒惡業不失、不壞、不朽,於餓鬼中不能得脫。業盡得脫,從此命終,生畜生中;於畜生中,受遮吒迦鳥身(餓鳥),常患饑渴,受大苦惱。畜生中死(指罪畢之時),生於人中,以餘業故,常困饑渴,受苦難窮……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3上







★(謹節錄重要標題,未全)







女人十惡者,具說難窮,今略言之,令生厭離……十方國土,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一切障道,此為是苦……女人十惡是:

一、貪淫無量無厭。

二、嫉妒心如毒蛇。

三、諂曲詐親。

四、放逸。

五、口多惡業,出言虛誑,實情難得。

六、厭背夫主。

七、一切女人多懷諂曲,實情難得。

八、貪財不顧恩義。

九、欲火燒心……女人過患,窮劫難盡,故名欲火燒心。

十、女身臭惡,不淨常流……破佛淨戒,死入地獄、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是名女人十種惡業。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824上-中







★女人為罪本,能散於資生;若為彼所伏,於樂則何有?



女人多諂曲,常懷於嫉妒,樂造作不善,於業得自在。



巧言誑於他,常生和合想,無正念思惟,喜贊於欲事……



破壞於善法,及損惱眾生,為惡道之因,是諸佛所說。



口雖出美言,心中常蘊毒,於其所戀慕,其志曾無定……



天人阿修羅,夜叉鬼神等,墮於險難中,皆由女人故……



女人無慈心,常懷於嫉妒,此非無端由,皆因於男子……



女人最險詐,無能過彼者,多作於方便,而希於寵愛……



女人極險惡,不念其恩德,彼厄難相臨,則生於棄捨。



女人心散亂,起種種思惟,能誑誘於他,如蜜和諸毒……



餘索縛於人,燒斫皆令斷;是女索不然,能牽趣惡道……



好發巧言詞,誑惑而無媿;當知女人者,與冤則無異!

——《諸法集要經?卷四》《大正藏》第十七冊頁478中-479中

★女人有九惡法,云何為九?

一者、女人臭穢不淨。

二者、女人惡口。

三者、女人無反覆。

四者、女人嫉妒。

五者、女人慳嫉。

六者、女人多喜遊行。

七者、女人多瞋恚。

八者、女人多妄語。

九者、女人所言輕舉。

是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惡之行。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一》《大正藏》第二冊頁769下







★汝身骨乾立,皮肉相纏裹。



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



革囊盛屎尿,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直,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如人捨廁去。



若人知汝身,如我所厭惡。



一切皆遠離,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花香以瓔珞。



凡夫所貪愛,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舍,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如椽依棟住。



五藏在腹內,不淨如屎篋。



汝身如糞舍,愚夫所保愛。



飾以珠瓔珞,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終始不可著。



汝欲來嬈我,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禪法要解?卷上》《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下-287上







★夫在家俗女,恚毒多過,佛說邪諂甚於男子,或假塗面首,雕飾姿莊。或綺羅花服,誑誘愚夫。或驕弄唇口,邪眄歌笑。或咨磋吟詠,瞻視轉變。或出胸露手,掩面藏頭。或緩步徐行,搖身弄影。或開眼閉目,乍悲乍喜。幻惑愚夫,令心妄著,如是妖偽,卒難述盡,凡夫迷醉,皆為所惑。譬如奸賊種種多詐,亦如畫瓶儲糞誑人,亦如高羅群鳥落之。亦如密網眾魚投之,亦如暗坑盲者陷之,亦如飛蛾見火投之。亦如蒼蠅貪樂臭屍。近則失國破家,觸則如把毒蛇。外言如蜜,內心如鴆。家貧困苦皆由女人,出外喪身亦由女人,室家不和亦由女人。男女反逆亦由女人,兄弟離散亦由女人,宗親疏索亦由女人。墮落惡道亦由女人,不生人天亦由女人,障善業道亦由女人。不入聖果亦由女人。如是過患不可具論,眾生如是,甚為可怖。常為欲火所燒,而不能離,致受殃苦,爾來不絕也。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58下







★書云仲尼稱:難養小人與女子,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也。是以經言:妖冶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



一者、嫉妒。

二者、妄瞋。

三者、罵詈。

四者、咒詛。

五者、鎮壓。

六者、慳貪。

七者、好飾。

八者、含毒。

是為八大態,是故女人,多諸妖媚。



願捨諂邪以求正法。早得出家自利利人。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上







★《增一阿含經》云:寧以火燒鐵錐而刺於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

——《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48上







★女為惡根本,能失一切物。



若人樂婦女,樂則不可得。



一切法中惡,婦女多諂妒。



丈夫因婦女,能令二世失。……



丈夫欲染心,婦女令人失。



此世未來世,女失第一失。

——《正法念處經?卷十四》《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9中-下







★《大智度論》云: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則令夫心高。若敬待情捨,則令夫心怖。女人如是恒以煩惱憂怖,女人云何可近親好?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上







★《薩婆多論》云: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不犯女人。



蛇有三事害人:



有見而害人,

有觸而害人,

有齧而害人。



女人亦有三害:

若見女人,心發欲相,滅人善法。

若觸女人,身犯中罪,滅人善法。

若共交會,身犯重罪,滅人善法。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復有七害:

一者、若為毒蛇所害,害此一身。若為女人所害,害無數身。

二者、若為毒蛇所害,害報得無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善法身。

三者、若為毒蛇所害,害五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六識身。

四者、若為毒蛇所害,得入清眾。若為女人所害,不與僧同。

五者、若為毒蛇所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賢聖。若為女人所害,入三惡道。

六者、若為毒蛇所害,故得四沙門果。若為女人所害,於八正道無所成益。

七者、若為毒蛇所害,人則慈念而救護之。若為女人所害,眾共棄捨無心喜樂。



以是因緣故,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終不以此而觸女人。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增一阿含經》云: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

一、色力。

二、親族之力。

三、田業之力。

四、兒力。

五、自守力。

是謂女人有此五力,便輕慢夫主。夫有一力,盡覆蔽彼女人,所謂富貴力也。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欲想,云何為五?

一、生豪貴之家。

二、嫁適富貴之家。

三、使我夫主言從語用。

四、多有兒。

五、在家獨得由己。

是謂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下







★以業果報發起欲行,貪著丈夫不知厭足。其婦女人,若見丈夫,即作美言,瞻視熟視,視已復視,瞻仰觀察,意念欲事。面看邪視,欲取他面,齒銜下唇。面作青紫,以欲心故,額上汗流,若安時即不欲起。若復立時,復不欲坐,木枝畫地,搖弄兩手,或行三步,至第四步,左右瞻看,或在門頰,嚬呻出息,委陀屈曲。左手舉衣,右手拍髀,又以指爪而刮齒牙,草杖摘齒。手搔腦後,宣露腳脛。嗚他兒口,平行而蹶,急視諸方,如是等相。當知婦人欲事以發,厭離棄捨,勿令流轉生大暗中。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下-62上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云: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



一、由貪珍寶物衣被欲心多故。

二、由相嫉妒故。

三、由多口舌故。

四、作姿態淫意多故。

以是因緣墮獄多爾。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2上







★佛告大王:妖蠱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何謂為八?

一者、嫉妒

二者、妄瞋

三者、罵詈

四者、咒詛

五者、鎮壓

六者、慳貪

七者、好飾

八者、含毒

是為八大態。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04上







★不簡富與貧,無論良與賤。

但令美容貌,便亂女人心。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三冊頁632中







穢哉血肉軀,無量諸蟲聚;

潛伏四大中,其形甚微細。

凡夫不覺知,天眼方能覷;

靜心一返觀,男女真兒戲。





業盡情空是真佛,業重情迷是凡夫。

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





.

金庸上书温家宝全文︰

以下是金庸上书温家宝全文︰




  上国务院总理书



  ——倡建立国家信仰、人文道德新秩序及国体革新议



  温公阁下大鉴︰



  岁在辛卯元月。物换星移,日月沧桑;回首辛亥,百年悠悠。数千年往事,兴亡过手;秦皇汉武舞春秋,将成骨枯乱封侯,罢言龙争虎斗,功罪往千秋。人心思和,芸芸自奋,却把权杖收。



  如今君我已步古稀耄耋,人间万事都会过去!肆星河环宇,千古之后看如今,灰飞烟灭;挥戈披靡、霸主风流,不过青史几行名姓,人命危浅,只愿得烟火人间太平美满!窃观当今中国之事势,国粹丧失,教化陵夷,人心危急,腐败不廉;官民交征利,左右互掣肘,共识已茫然;上下离心,内外失德,背理伤道者难以遍举,国体庞大而机构臃弱,犹厝火于积薪之下而寝其上,未焚及而谓之安;悲民生多艰,孤愤无忍,兀自痛哭、涕零、长叹息,忧患于心,倾心吐胆,乃奋于书。



  繁不及叙,但将济危之道并陈。



  一、“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益将左右成共识,妥协和解,“有求一俱所往,思之大同,何患不化?”建立国家共识、建立思想认同。建立国家文化、建立国家学术、建立国家信仰、建立人文道德新秩序,革新国家体制,以学术治国、文化立世。



  二、一人之未来,在于其文化整合能力;一国之强盛,在于其社会资源整合配置能力;一人之管理或一国之治理,主旨即在整合有限资源,做出有效利用;其能力标准体现于低成本、高价值发展。“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项,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经分,纶合,详思,守约。操此八术以往,其无所失矣”。政体不通,人心不和。不和则不能得人而后治事。哀公问孔子︰“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曰︰“人道,政为大”。政者正也。为政大义在于公正平等而已,当前中国之根本,在于修正国体、改革党义。国体与党义,无非出发于良知。良知,——乃是人和之根本、乃是最大之党性。



  三、废兴之道,不在兵强地广、人殷国富,而在得贤之用。古书云︰“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广开言谏之路,集天下民众之智,要旨在用。所谓能用天下人之心为己心,其想无所不及矣;能用天下人之心为一心,其难无有不克矣。若良言善策束之不用,则天下文章、我等努力,又有何意义?



  四、恢复优质传统,立人新民。“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于社会之隆污,社会之隆污,系于人心之振靡。又知往古圣人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与修身为本之唯一至德,为救国救民救济全世界人类之无上要义。



  因此“自立为立人之基,自救为救人之始。”建立公民教育学科,放开社会科学领域。



  五、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治心于未萌之时,扶危于未乱之先,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革旧维新,重整国体,备善制度,人来往去而民不假色,时局进退与规矩并行。却道︰千古江山靠谁守?——莫把权杖贪留,但将万责归万心,我自揖去逍遥游。



  六、国运巨务当用千万人之心为一心去设想,而不可以一人之心智统亿万之民生。天下事无不由决策而成就之,取天下良善智士,务必民主和议、良知得达。汇聚大行贤德,搜集天下明智 ,发展战略知识份子,网络民意,建构国家学术委员会,造成为一个掌握全国资讯之大型中央情报机构,辅助国务院国家治理。县域建立地方学术委员会,归人大监督,直属于中央学术委员会。解散作协、文联诸机构,并轨于学术,以文化布局中国。会通良善,回归原初;国有依托、民有期待。



  七、县政治理提升为国家战略。“县域治天下安”。地方上逐步突破人大民主、司法独立,以学术委员会建制辅佐地方政府,以知识份子趋人大代表进制,行善政图仁治。硬件技术设施︰以物联网完善城市基础互联互动,以互联网推动区域治理和产业平衡。软件文化设施︰以国家智库统筹全国性产业结构升级,以地方智库行专业化治理,改善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实现地方自治。



  八、为政者乃高行贤德之业,务必以良善知识泽备民生。遥想尧禅舜禹,公者千古心,私者一时欲。及及于民,当思人生在世,年华易去,离却愁苦辛劳,便那幸福能有几时?“切不可以浮生之微利,误却永久之荣华。”如是政经大事,益用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吾辈不出如苍生何!”有道是关山重重终须越,莫待岁驰无所为。一切意义只在行动!



  九、愿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愿生有所依、劳有所得、居有其所、学有其用、病有所医,愿城乡均衡、国民平等;愿农民不苦、农村不穷、愿人们生活不再艰辛,愿生存成本低下来,愿生命慢下来,不再遗憾。愿特权消除、垄断放开,愿财政公开、公务公平,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透明,愿政府敬畏自然,经济做可持续发展,愿大众选择健康、生态、科学、环保、绿色、低碳、节制、德性之生活。



  观苍黄大地,百代俱悲苦,恳切温公诸位,体念民生维艰,勿忘初始之心!



(责任编辑: 高静)

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

多持此咒,多立此牌,可免灾厄

老衲可以感觉到一切鬼神,见了此告示牌,皆有敬畏之心。

老衲可以感觉到一切鬼神,见了此告示牌,皆有敬畏之心。因此鼓励人多置放此告示牌,多持大悲咒

2011年8月30日星期二

南无阿弥陀佛

一个大马好,不如一个东盟好;一个东盟好,不如一个大中国好;一个大中国好;不如一个大同世界好;一个大同世界好,不如一个大千世界好;一个大千世界好,不如三千大千世界好;三千大千世界好;不如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世界好......


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2011年7月15日星期五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黄石公•三略•上略(原文及译文)

黄石公•三略•上略(原文及译文)
上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译文:担任军队主帅的要诀,在于务必笼络英雄豪杰的心,重赏那些有功的人,使部下通晓明白自己的志向。因此,与众人同喜好,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与众人同憎恶,就没有摧不垮的敌人。国治家安,在于任用了有才干的人;国亡家破,在于失却了有才干的人。人类众生,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
  译文:兵书《军谶》上说:“柔的能制服刚的,弱的能战胜强的。”“柔”而适中,是一种美德;刚愎不仁,就是残暴。弱小的,常常获得他人的帮助;强暴的,一定会遭到他人的攻击。



  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知。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译文:“柔”有它起作用的时候,“刚”也有它的用途;“弱”有它的用处,“强”也有它施用的时机。关键在于对“柔” 、“刚”、“弱”、“强”要因时制宜,适当地加以运用。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译文:事物还没显露出头尾,人们也就无从正确了解它。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根据时间的运转和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断变化的。与敌作战,要根据敌人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策略。不要事先制定僵死刻板的作战模式,要因敌方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制服敌方,立于不败,从而树立君主的权威,安定天下,宾服四海。能够如此出谋划策,真可为帝王的老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
  译文:所以说,人没有不贪求强大的,却很少有能够持守微弱力量的。如果能持守微弱的力量,就能保住生存以图将来的发展。
  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译文:圣人胸中怀有“刚、柔、强、弱”相互转化的道理,并能巧妙地运用它,以适应事物的千变万化。将它们施用起来,可放之四海而皆准,将它们收藏起来,又不会充塞整个胸怀。不需要用房宇安置它,也用不着用城池来守护它,只将它们藏于一胸之间,敌国定然俯首称臣。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译文:《军谶》上说:“既能用柔又能用刚,刚柔相济,那么国家就如日照天,遍地光明;既能守弱又能用强,强弱不怠,那么国家就会愈益彰显,繁荣昌盛。如果一味柔弱,国家必然衰败;如果纯然刚强,国家必定灭亡。 ”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
  译文:治理国家的方法,在于依靠贤士与民众。信赖贤士要视若心腹,使用民众要如同使用自己的四肢,只有这样,自己的政策才不会有过失。



  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译文:君主凡有所行动,贤士、民众就好像不可分割的肢体一样紧相随从,也像每个骨节一样相互补助。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运行的规律,其工巧奥妙,无懈可击。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译文:统帅军队、治理国家的要诀,在于审察民众的心理和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各种措施。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译文:岌岌可危的,要扶持他使之安心。感到畏惧的,要使他心情欢畅。对反叛的,要设法使他归服。对有冤屈的,要给他平反。对来申诉的,要为他详审明察。地位低微的,让他逐渐得到尊贵。 争强好胜的,要对他进行抑制。与我为敌的,坚决消灭他。贪财的,要使他能够得到满足。想做官的,给他官做,让他听任驱使。不愿做官的,使他隐居不出。有计谋的,使他亲近我,为我筹划。受到谗言侵害的,给他洗雪纠正。遭到毁谤的,给他恢复名誉。有反叛之心的,废弃不用。骄横无理的,要挫败他的锐气。得志自满的,要使他有所损害。愿意归顺的,则将他招抚。已经服从的,则使他安居。愿意投降的,则赦免他所有罪过。
  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
  译文:有了坚固的阵地要尽心把守,占住险隘之地要尽力阻塞,遇上艰危的地方要屯兵驻守,夺取的城池要封赏给人,获得土地要分封给人,有了丰厚财物要散施给人。
  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顺应人心,对敌人采取行动,就能将它打败。  
译文:根据战场上的形势,对敌人发动攻击,就能战胜它。虚张声势,呼号狂言,使敌人产生错觉。将敌四面包围,一举而歼灭它。



  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已,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以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土自取。

  译文:获得战利品,不要自己一人独吞。占领敌国,只可稍作停留,不要长期据守。攻打城池要迅速,不可拖延。敌方已立君主,再就不要去攻取它了。运筹谋划在自己,有了功劳归士卒,谁能说你贪图了功利封有功的人为诸侯,自己当君主,让他们各保城池,让官吏自己去管理。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
  译文:世人多能以礼祭祀他的祖辈,而少有以礼爱护下民的。尊祀祖辈,那只是敬亲;爱护下民,却能做一国的君主。
  下下者,务耕桑,不守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娱,然后选士以司牧之。
  译文:爱护民众,就是要使他们努力耕作,想方设法不误农时;要减轻赋税,不要匮竭民众日用的财货;要尽可能减少徭役,不要使民力劳困。能够做到这些,国家就会殷富而民众也会感到欢娱。然后,选用有才智的人去管理民众。
  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怨。
  译文:所谓“ 士” ,就是那些才智杰出的人。所以说,将敌国的豪杰网罗过来,敌国缺少了谋划、管理的人,自然而然要走向衰败。英雄豪杰,是国家的主干;平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笼络了“ 主干” ,获得了“ 根本” ,政令自然会得到施行,而民众也无怨言。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
  译文:用兵的关键,在于尊崇礼义和给予丰厚的俸禄。尊崇礼义,有才智的人就会争相奔附;有丰厚俸禄,重节义的人就会视死如归。所以说,赐禄给贤人不要吝惜钱财,奖赏有功的人要及时,这样,部下就会同心协力,而敌国的力量则会削弱。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译文:用人最重要的是,封以官职使他尊贵,给他财物使他能养家活口,这样,有能力的人就会自动归附;以礼仪接待他,以大义勉励他,那么,有才智的人就会效死力。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舶参,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

  译文:做将帅的,必须与士兵同甘共苦、同安共危,才可与敌作战。只有这样,作战才可以大获全胜,敌人会全军覆没。



  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译文:从前,某良将带兵打仗,有人送他一壶醉酒,他叫人将酒倒进河里,并与士卒一起就河而痛饮。当然,一壶酒不能使一河的水都变得有酒味,但全军将士却因此愿意效死力战,就是由于将帅士卒能够同甘共苦的缘故。



  《军谶》曰:“ 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 ”
  译文:《军谶》上说:“ 军井还未挖好,将帅不要说口渴;幕帐还未搭成,将帅不要说困倦;军灶还未做饭,将帅不要说饥饿。同时,将帅在寒冬不要穿皮服,在炎夏不要操扇子,大雨之中也要张雨盖,这就是将帅所要遵循的礼法。 ”
  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 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
  译文: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军队就会团结一致而不分离,士卒的力量可以充分的得到发挥而不会懈怠,这就是平时将帅注重恩养士卒、想法向来也一致的缘故。所以说:“ 经常给士卒一些恩惠,战时士卒就会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



  《军谶》曰:“ 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病?”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有命,乃可越境。

  译文:《军谶》上说:“ 将帅之所以能够树立威信,就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作战之所以能够大获全胜,就因为有廾鞯恼睿皇孔渲?所以能够勇于作战,就因为能听从指挥、服从命令。 ”所以,将帅发出命令不可反悔,赏有功、罚有罪必须讲信用。能够做到像春夏秋冬一样不失期、生长收藏不失时,则可以统御众人。士卒能够听从将令,才可以出境作战。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译文:统帅军队,把握作战形势,是将领的职责;打败敌人,夺取胜利,是士卒的使命。所以,胸无谋略的将领,不能让他统帅军队;纪律松懈的士兵,不能让他们打仗。倘若攻打城池不能夺取,图谋城邑不能占有,二者都不成功,那么士卒就会感到疲惫、厌倦。士卒疲惫、厌倦,将帅就会受到孤立,士卒就不会听从指挥。以这样的军队来防守,必然不稳固;以它来作战,必然遭到失败。这就叫做士气衰落、毫无斗志的军队。士气衰落,则将帅无威信;将帅无威信,则士卒轻视刑罚皇孔淝崾有谭,则整个军队就失去了章法;军队失去章法,则士卒会逃离;士卒争相逃亡,则敌人会趁机发动进攻;敌人趁机发动进攻,军队必然遭到大败。
  《军谶》曰:“ 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 ”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译文:《军谶》上说:“ 好的将领统帅军队,时时以爱己之心爱护士兵、管理士兵,并给他们恩惠,那么,军队的力量就会一天比一强大,作战起来就如同暴风骤雨般迅疾,进攻如同黄河决口般猛烈。 ”所以,敌人只能对你远远观望而不能正面抵挡,只能乖乖投降而不能战胜你。将帅能够做到身先士卒,那么军队就会所向无敌。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译文:《军谶》上说:“军队以奖赏为表象,以惩罚为本质。”赏罚分明,将领的威信就得以树立;授官得当,士卒就会心服口服;所任用的都是有才德的人,敌国就会感到害怕。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可伸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

  译文:《军谶》上说:“贤明聪慧的人所归向的国家,将会是天下无敌的国家。”所以,对才智之士,应当以礼相待,但不可以骄纵;对将帅,要使他经常保持心情欢畅,不能使其有忧惧之感;制订计谋,要周密细致、考虑深远,但不要随意产生动摇。如果骄纵有才智的人,属下将不顺从;将帅有忧惧之心,君主和将帅之间就不能互相信任;对计谋常起疑心,敌人就会乘机发动进攻。在这种状态下去进攻敌人,必然为自己招致灾乱。
  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军谶》曰:“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译文:为将帅的,是国家的命脉。将帅能够控制、战胜敌人,那么国家就安定平静。《军谶》上说:“将帅要能清正廉洁、宠辱不惊,要能公平无私、严于律己,要能接受谏言、裁决是非,要能容纳人才、采摭建议,要能了解一国的风俗礼仪,能画出一国的山川形势,掌握一国的险要之地,要能执掌全军的统率大权。”所以说,才德之人的智慧,圣哲之人的谋略,下层人民的言论,上层统治者的建议,历史上成败兴亡的大事,都是做将帅的应该了解的。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译文:为将帅如果能思贤如渴,那么就会采纳贤人的谋略。如果将帅听不进规劝,英雄则会远离他;如果将帅从不采纳贤士的谋略,那么出谋划策的人会背离而去;如果将帅不赏善、不罚恶,有功之臣就会消极怠慢。如果将帅独断专行,下级遇事就会推卸责任;如果将帅爱自我夸耀,下级则不会积极主动去争先立功;如果将帅喜听谗言,则从人会身心离散;如果将帅贪图财物,奸恶贪婪的人则不崾艿禁止;如果将帅迷恋女色,士卒就会淫乱无度。将帅若有以上诸情形中的一条,士卒就不会依从顺服;果有两条,军队则会失去章法;如果有三条,士卒就会背叛而去;如果有四条,整个国家就会大祸临头。 ”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 ”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
  译文:《军谶》上说:“ 将帅的谋略要高度保密,官兵之心要团结如一,攻击敌人要勇猛迅疾。”将帅的策略如果保密很好,敌人刺探军情的奸细就无从下手;军兵团结一致,全军就会凝成一股绳;迅猛攻击敌人,敌人则根本来不及设防。军队能够做到这三条,自己的作战计划就不会被敌人破坏。
  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
  译文:将帅的谋略泄露了,军队就不可能占有优势;敌人刺探到内部的军情,祸患就不可遏制;来路不明的财货进入了军营、奸佞的小人就会勾结在一起。将帅如果不能杜绝这三种情况,所带领的军队必败无疑。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译文:将帅若不能深谋远虑,智谋之士将会远离而去;将帅若不勇猛,官兵就会畏缩不前;将帅如果轻举妄动,全军将会惊慌失措;将帅迁怒于人,全军将士一定惊恐畏惧。《军谶》说:“深谋远虑,威武勇猛,是将帅重之又重的最基本的素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样的举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发怒,将帅应该合理采用。 ”这四条,为将帅者应当时时牢记并告诫自己。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译文:《军谶》说:“军中无资财,勇士不前来归附;军中无重赏,勇士不死战。”《军谶》还说:“钩上挂香饵,一定有愿意上钩的鱼;军中悬重赏,一定有乐于效死的人。”所以,待人有礼,才会有人来归附;悬以重赏,才会有人来拼命效死。如果真诚地以礼相待招人归附,悬以重赏招人效死,想得到的人自然会前来归附或拼命效死。因此,待之以礼而后又反悔,归附的勇士也不能被留住;给以重赏而后又反悔,招来的勇士也会受驱使。礼、赏不断地施行,勇士就会争相效死力。
  《军谶》曰:“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 ”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译文:《军谶》说:“国家将要兴兵打仗,一定先要厚施恩泽于人;国家将要发动战争,一定先要以财货抚养其民。”能够以少胜多,是对士卒厚施恩泽的缘故;能够以弱胜强,是平素以财货抚养民众的结果。所以,良将平时对待士卒,就像爱护自己一样,因而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致,以此进行战争,必然大获全胜。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译文:《军谶》说:“用兵的要道是,务必先侦探敌方的情况,探明其储藏物资的虚实,估算其粮食储存的多少,预测其兵力的强弱,察明其天时地利的优劣,摸清其兵力薄弱的地方。所以,国家没有战事,却在忙于运粮,肯定是内部空虚;老百姓面有饥色,肯定是国家穷困。从千里之外转运粮食,老百姓一定要挨饿;打柴割草之后再做饭,军队一定不能顿顿吃饱。”
  “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是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译文:“向千里之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一年;向二千里之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二年;向三千里外转运粮食,国家的储粮就不够吃三年。这就表明国家空虚。国家空虚,民众就贫困;民众贫困,君民就相怨恨。外有敌人进攻,内有民众发难,国家一定崩溃。
 《军谶》曰:“上行虐,则下急刻。赋重敛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是谓亡国。”
  译文:《军谶》说:“君主施行暴政,则下级官吏就会跟着施行苛政。赋税沉重,苛捐繁复,严刑酷罚,滥用无止,民众因而会相互残杀。如果这样,国家必然灭亡。”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译文:《军谶》说:“暗中贪婪无度,表面却装出清正廉洁,以骗取殊荣,盗得虚名。窃取公家的财物以换取私人的恩德,使得君臣下是非不分。乔装打扮,假作正经,以猎取高官,获得重用。如果这样,那就是祸乱的源头。”
  《军谶》曰:“ 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
  译文:《军谶》说:“ 百官帮结派,各自引进、任用所亲信的人。结果,选拔举的都是奸邪不正的人,而压制排斥的却都是有才有德的人。背弃公道,树立私恩;同事之间,互相诽谤。这就是祸乱的源头。 ”
  《军谶》曰:“ 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雃相连,种德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国内华宣,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
  译文:《军谶》说:“ 豪门大族结党营私,没有官位而妄自尊大,擅立威势而人人怕他。培植的党羽如藤缠葛绕,积蓄私德,给人小恩小惠,意在夺取朝廷大权。侵害欺压平民百姓,引起国内舆论大哗,而做臣子的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祸乱的根由。 ”
  《军谶》曰:“ 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
  译文:《军谶》说:“ 世化相沿,作恶为奸,图谋皇位。凡事都要谋取便利,变换花招,玩弄法令,以危害君主。这就叫作国家的奸臣。 ”
  《军谶》曰:“ 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
  译文:《军谶》说:“ 官多民少,贵贱不分,强弱相欺,没有人去禁止。这种情况蔓延下去,以致影响到好人,国家将要遭受灾祸。 ”
  《军谶》曰:“ 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
  译文:《军谶》说:“ 喜爱的好人却不能进用,憎恶的坏人却不能将他清退,有才德的人隐居不出,无能的人在位当权,国家将要遭受祸害。 ”
  《军谶》曰:“ 枝叶强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
  译文:《军谶》说:“ 地方藩属强大,结党营私的人占据重要职位。地位卑微下贱的人欺凌尊贵的人,长久下去,也将强大起来。君主不忍废止这种现象,国家将要遭受败亡。
  《军谶》曰:“ 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
  译文:《军谶》说:“ 巧言谄媚之臣当权,全军都会愤愤不平。倚仗权势,自夸其能,动辄违背众人的意志。不用贤人,不去庸人,苟且为政,只求取悦君主。态度专横,只相信自己,凡事都夸耀自己的功劳、才能。以恶言伤害品德高尚的人,以虚妄诬蔑有功的人。不分善恶,只求与自己的意见相合。遇事拖延,使政令不能 及时得到推行。任意制造不合常规的政令,完全变更了古制、改易了常道。君主如果任用了这样的奸佞之臣,国家一定要遭受灾祸。”
  《军谶》曰:“ 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故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久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译文:《军谶》说:“ 为奸作恶的人相互吹捧,使君主不能分清好坏。诋毁、赞誉的声音一齐而来,使君主听不出是非。各自袒护所私爱的人,使君主得不到真正忠心的人。 ”所以,只要君主明察不同的意见,就可以看清事物发展的苗头;君主聘用有才有德的人,奸邪霸道的人就会远离而去;君主任用德高望重的人,纷繁的政事就能得到有条不紊的处理;君主能招请隐士出山从政,隐士才真正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而不是徒有虚名。处理军国大事能征询平民老百姓的意见,君主的功绩才足以称道。不失众人之心,君主的德行才可以在天下广为传颂。
黄石公•三略•中略(原文及译文)
中略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
  译文:远古三皇为政,没有什么说教,天下的人心风俗依然良好。所以,天下的人也不知道将功劳归于。
  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
  译文:上古五帝,效法自然,既有说教,又立法令,使天下太平无事。君臣相互谦让,没有人争夺功劳,四海之内统一教化、同一风俗,平民百姓也不知道为什么天下如此化一。所以,在当时,驱使臣下,不必礼请,也不必赏赐有功之人,君臣相处,完美和谐,没有丝毫利害关系。
  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家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
  译文:到了三王时代,用人与人之间相亲的常道来管理天下百姓,人们甘心受法律的约束、服从统一的管理。建立法规以防止世衰民乱,天下诸侯都来朝见天子,这样君主的权力就不会衰落。因此,虽然设有军队武装,但并没有战争之患。君主信任大臣,大臣也不怀疑君主。国家太平,君权也很稳固,大臣以国家利益为重,到时候告老致仕,这也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政治。
  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译文:到了诸侯争霸的时代,主要以权术来驾御士人,用信誉来团结士人,用赏赐来驱使士人。如果君主不守信用,士人就会疏远他;如果君主赏赐太少,士人就不会听从命令。



  《军势》曰:“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译文:《军势》上说:“ 军队出兵作战,将帅应有独立的指挥大权。如果军队的前进后退、一举一动都受君主控制,那么就很难夺取战争的胜利。”
 《军势》曰:“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译文:《军势》说:“ 将帅既要使用善长谋略的人,又要使用勇猛的人,既要使用贪财的人,又要使用头脑简单的人。因为,有谋略的人,喜建功立业;勇猛的人,乐于实现他的志愿;贪财的人,急于追逐财物;头脑简单的人,打仗不怕牺牲。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使用他们,这是统率军队的奥妙权术。”
 《军势》曰:“ 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译文:《军势》说:“ 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方的长处,因为,那样会迷惑军心;不要让仁慈的人主管财物,因为,他会过多地施与财物而渐渐靠近下边的人。”
  《军势》曰:“ 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译文:《军势》说:“ 要严禁巫祝,不允许巫祝为官吏、士人卜卦占问军事上的祸福吉凶。”
  《军势》曰:“ 使义士不以财。 ”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门 音主谋。
  译文:《军势》说:“ 不要以财物相诱惑来驱使那些看重节义的人。 ”所以,重义的人不会去为不讲仁道的人卖命,有谋的人不会去为愚昧昏庸的君主出谋划策。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译文:君主不能没有德行,没有德行,臣下就会叛离;也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就会失去权力。大臣也不能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不能尽忠敬业;也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国家就会衰败,但威势过分,自己就要遭殃。
  故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
  译文:所以,圣明的君主统御天下,观察世道人心的盛衰好坏,审度施政用人的得失成败,从而制定相应的规章。因此,小的诸侯国只能拥有二军的兵力,大的诸侯国三军,天子拥有六军的兵力。天下大乱的时候,叛离君主、逆行天道的事情会相继发生;君主的统治一旦衰弱,连订立了盟约的诸侯国之间也会相互征伐。
  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译文:双方军、政势力旗鼓相当,?也没有办法打败对方,于是就需要延揽、笼络英雄豪杰,与民众同心同德,除此之外,再加上运用机谋权变。所以,不精心筹谋划策,就无法决断嫌隙、判定猜疑;不运用奸诈出奇的手段,就无法破除奸贼、消灭敌寇;不采取隐私的谋略,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圣人体天,贤人法地,智者师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 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 中略”差德行,审权变。“ 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 上略” ,则能任贤擒敌;深晓“ 中略” ,则能御将统众;深晓“ 下略” ,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 中略” ,则能全功保身。
  译文:上古圣人体察天道,后世贤人效法地道,今世智谋之士以古为师。所以,《三略》是为衰败之世而作的。“ 上略”是摆明礼赏的作用,分析奸雄的区别,阐述成败的道理。“ 中略”是分别德行的好坏,审度权谋的变化。“ 下略”是陈设道德大义,详察安危之境,表明贼臣与贤士各自可能所遭受的灾祸。因此,君主如果 通晓“ 上略” ,就能够任用贤人、打败敌人;如果通晓“ 中略” ,就能够驾御将帅、统属士众;如果通晓“ 下略” ,就能够明白 世道盛衰的根源,审察治国的纲纪。大臣如果通晓“ 中略” ,就能够保全功名、事业及身家性命。
黄石公•三略•下略(原文及译文)
下略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征。
  译文: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就会享有国家的安宁;能够消除国家的忧患,就会享受国家的祥和和欢乐;能够解救国家的灾祸,就会获得国家的福佑。所以,恩泽施及于民众,贤人就会前来归附;恩泽施及于万物,圣人就会向往。贤人所归的国家,一定会强盛;圣人所向的国家,一定会和平统一。君主要凭德行求得贤人,要凭大道招致圣人。贤人纷纷离开,国家就会衰微,圣人 陆续离去,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国家衰微就是危急的第一步,国家混乱就是灭亡的征兆。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族,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如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译文:贤人主政,主要是使人在行为上服从;圣人主政,却是使人心悦诚服。行为的顺从只能是一时的,如果从内心里顺从,那就可以保持始终。使人行为服从,只需以礼教;使人从心里顺服,就要靠乐教了。所谓乐,并不是指的金石丝竹等乐器,而是指的热爱他的家庭,热爱他的宗族,热爱他的职业,热爱他的家园,拥护国家的政令,乐于遵守国家的道德风俗。像这样,统治人民的君主就需要制定乐教来调节,使他们的生活不失去和谐。所以,讲德政的君主,总是以乐教来使人快乐;不讲德政的君主,却一味地沉溺在丝竹管统中使自己快乐。能使人快乐的君主,才能长久居于君位;只知道自己快乐的君主,很快就会灭亡。
  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得乱之招,顺者治之要。
  译文:放弃自己的土地不治理而图谋别的国家,尽管劳累,却不可能有所建树;放弃图谋他国,致力于治理好本国的土地,民众既能安逸又能富足。宽松、闲逸的政治就会拥有许多忠臣,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就会使民众怨恨。所以说:贪图扩张土地,土地也会荒芜;力图推行德政,国家自然富强。能够满足于自己已?所有的,国家就会安宁;贪图别人所有而发动侵略战争的,自己也会遭到惨败。毁灭性的政治,势必会使子孙也遭受祸患。所作所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纵然暂时获得一定成功,但终究是要失败的。对自己的德行放弃不修而去教育别人,这是违背常理而难以施行;先使自己的品行端正而后去感化别人,这就顺理而容易施行。违背常理是招致祸乱的原因,顺理而教则是治国的要道。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仇,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译文:道、德、仁、义、礼,这五种范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道” ,是人所当遵的;“ 德”,是人所当具有的;“仁” ,是人与人之间相爱护;“义” ,是人行事恰当;“礼”,是人所当身体力行的。这五个方面,对人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早起晚睡,勤于公务,就是“礼”的制度;讨伐逆贼,报君父之仇,是“义”所使然的;对弱者产生同情的心理,正是“仁”的萌发;自己得到修养,又使人心归向,是“德”能够实现的途径;使人所得均平如一,不流离失所,是“道”化行的目标。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于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正;政不正,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译文:君主发出的下达给大臣的指示叫“ 命” ;将指示立成条文,刻写在竹简、缣帛上,叫“ 令” ;百官遵照旨意施行于天下,叫做“ 政”。如果君主的旨意不切合实际,是错误的,那么,命令就不能得以很好的施行。命令不能推行,则政治制度就不正确。政治制度不正确,推行政令的渠道就不能通畅。推行政令的渠道不通畅,奸佞之臣就会得势。奸佞之臣一旦得势,君主的权威就会受到损伤。
  千里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译文:千里之外聘请有才德的人,路程是遥远的;而招致没有才德的人,路程却很近。然而英明的君主往往舍近而求远,所以能保全功名、尊重贤人,而臣民也能尽心尽力。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归。善者得其佑,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
  译文:废弃一个好人不用,众多的好人就会丧气;奖赏一个坏人,坏人就会蜂拥而至。好人得到庇护,坏人受到惩处,国家就会安宁,而众多的好人就会争相归至。
 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远,国乃可安。
  译文:众人如果都起猜忌之心,国家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众人如果都感到迷惑,就没有人能服从国家的管理。消除众人的疑心,解除众人的迷惑,国家就会太平无事。
  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施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民,则令行而无怨。
  译文:一项法令未被执行,其他许多的法令都会失去作用;错误地执行了一项法令,就会产生众多的恶果。所以,对顺服的民众要施行善政,对凶顽的刁民要严加惩处,这样,国家的法令就会顺利地得以推行而民众也不会有怨恨之言。
  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仇治仇,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译文:使用民众怨恨的法令去治理怨恨的民众,这是违背常规的;使用民众仇视的法规去约束仇视的民众,其所招致的灾祸是不可制止的。治理国家,管理民众,要让他们心平气和;要做到心平气和,必须有清明的政治。只有这样,民众才会安居乐业,而国家就会太平无事。
  犯上者尊,贪鄙者富,虽有圣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诛,贪鄙者拘,则化行而众恶消。
  译文:冒犯君主的人反而受到尊重,贪婪卑鄙的人反而富有,虽有圣明的君主,也不能使天下得到很好的治理。冒犯君主的,将他诛灭;贪婪卑鄙的,将他拘拿。只有这样,教化才得以施行而种种坏事就会悄然消去。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然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译文:廉洁谈泊名利的人,不可能以官位、俸禄相诱而求得;有节操讲义气的人,不能以严威、重刑相要挟。所以,英明的君主求贤才,一定要了解他的品性而以不同的方式求得。要招致清廉寡要的人,一定要重修礼节;要罗致重气节大义的人,一定要重修道义。这样,不仅贤士可以招致,而且君主英明的声名也得以保全。
  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
  译文:圣贤君子能够明了国家强盛与衰落的根源,能够通晓国家成功与失败的端倪,能够审察国家治理与混乱的机微,能够把握进与退的分寸。虽然在旧朝不得志,也不会在自己的国家灭亡之后去新朝任职;虽然贫苦,也不在乱邦享受俸禄。隐姓埋名、坚守自己政治主张的人,时机来到后才出山从政,因而能够获得高官; 君主的德行与自己相合,就帮君主打天下,建立卓越的功勋。所以,这样的人因其志向高远而扬名千秋。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
  译文:圣明的君王发动战争,并不是喜欢打仗,而是要用战争去诛灭强暴、讨伐乱贼。而以正义之师去讨伐不义之师,就好像挖决开长、黄河的水去浇灭一个小小的火炬,也好像是在深渊边推挤将要掉下去的人一样,肯定能够夺取胜利。
  所以优游恬静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不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
  译文:圣主之所以表现出安然闲适、恬静泊的样子而不冒然发动进攻,是不愿伤害人员和损害财物。兵器,这种用来杀伐的东西, 是不吉祥的,所以,“ 天道”憎恶它。但为了正义,不得已而使用它,又是符合“ 天道”的。人生活在“ 道”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有水才能生存,无水就要死亡。所以,君子常常感到恐惧,告诫自己要谨慎从事,而不敢丝毫违背“ 道” 。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译文:那些喜好凶杀的人掌握了大权,国家的威势就会遭到削弱;他们把持了生杀予夺的权力,国家的威势就会枯竭殆尽;他们如果俯首听命,国家才会长盛不衰;君主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士农工商,日用空虚,国家就没有可供储备的东西;士农工商,日用充足,国家就会安定祥和。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译文:贤臣在内执掌政权,奸臣就被拒之门外;奸臣在内把持政权,贤臣就会被置于死地。如果内外失去了应有的次序,国家就会祸乱无穷。
  大臣疑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译文:大臣对君主不信任,奸臣就会相互勾结在一起。大臣当作君主一样尊重,君臣上下就会惑乱不清;君主被当作大臣一样对待,上下尊卑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
  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嫉贤者,福流于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焉。
  译文:伤害贤才的人,祸乱要延及他的子孙三代;埋没贤才的人,其自身就要受到祸害;嫉妒贤才的人,他的名声就不会得以保全;积极引进贤才的人,福泽会流布于子孙后代。所以,君子急切荐举贤才,他这美好的名声而被广为传颂。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译文:为了一人的利益而危害百人的利益,民众就会弃城而去;为了一人的利益而危害万人的利益,全国人民都想离散而去。去掉一人而有利于百人,民众就会仰慕他的恩泽;去掉一人而有利于万人,国家的政治就不会混乱。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

2010-08-01 17:03:08 来自: 公元前N多年
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人情世故
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穷困潦倒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有着上天入地的本领,但为何最后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呢?而许多并没有什么才华的人却能功成名就、春风得意?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为什么我们的人生竟会如此不同?
  
  究其原因,就是人情世故!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否懂得人情世故,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飞黄腾达,还是穷困潦倒!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明白这一点。他们读懂了社会的本质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知道对方需要什么,知道对方脑子里在想什么——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密码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人情世故四个字而已!
  
  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竞争!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历史上很多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名将,最后落了个被诛杀的下场——他们没有倒在敌人的剑下,却冤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鲜血横溅、脑浆涂地,世上无处可售后悔药。即使有,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光辉灿烂的一生,就这样草草收场。如此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沉痛忠告,我们怎可不懂?
  
  出来混很难,混好更是难上加难。一不小心就会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事业不成,哪怕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将沦为狗屎不如!如果事业有成,哪怕是一个酒囊饭袋,也会被人吹捧成天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中国人太多,生存压力太大,要想在外面混得好、混出个名堂,就必须让自己懂一点“混”的游戏规则。的确如此,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懂游戏规则的人,最终会死得很难看,而对游戏规则运用纯熟的人,才能在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开心,玩出自己想要的一切!

  每一个出来混的人都要读!
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来的忠告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益交换。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换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沦为无用的白纸!
  
  永远不要瞧不起那些现在看起来很俗的人。若干年以后,他们或许就是最不俗的人。
  
  锋芒太露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当智则智,当愚则愚。必要时,甚至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天桥上摆摊算卦的老头,随便弄把胡子就能冒充大师,糊弄那些貌似很精明的人们。为什么可以得逞呢?人类趋吉避凶的本性使然。这一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不是读了几天《三字经》就可以彻底抹杀和消除得了的。如果你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不懂趋吉避凶的正常人,我可以毫不犹豫地给你一百万!
  
  从另类角度来看,嫌贫爱富的人性本质推动着社会发展。如果人人喜欢贫穷落后,那么谁还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谁还愿意从事脑力创造?哪儿来的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这样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所以,我们应该将嫌贫爱富看做一种社会正常现象。
  
  别人凭什么要把自己辛苦得到的午餐送给你?换句话,你会把自己辛苦挣来的午餐给别人吗?如果觉得不可以,那么为什么相信别人可以做到呢?所以,与其把毫无根据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如自己去努力,挣自己的午餐!
  
  面对那些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我们说话办事需十分谨慎,不能急着把自己的底牌暴露给他。这些人的城府往往很深,心计也比较多,如果你说话办事欠考虑,很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反过来利用你!
  
  亲友之间大多只能同患难,却不能共享福。老板和员工之间,则大多只能同享福,却不能共患难。
  
  人不怕不聪明,就怕太聪明。聪明一过头便会盲目,便会目中无人,便会不知天高地厚、忘乎所以,这个时候看似很聪明的人其实就已经等于半个傻子了!
  
  古今得祸者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才是愚蠢。
  
  一个美丽的女人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就开始变得丑陋了。一个聪明人炫耀自己的聪明时,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一个有才华的人,当炫耀自己的才华时,就开始变得一文不值了!
  
  如果利润10%是合理的,本来你可以拿到11%,但还是拿9%为上策,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后续的生意源源而来。
  
  在官场混的人,须处处小心、时时注意。哪怕你荣耀了大半辈子,如果最后犯个大错,可能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是如此奇妙。做人就像种田,最后收成才是评定的标准。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就是说,如果一开始的期望是一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可能只是中流;如果一开始期望的只是中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只能是末流;如果期望只是末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在一些特别场合中,有些聪明人,主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这并不是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他让出的只是一个主角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实惠。
  
  有句话说:“呼唤什么缺什么。”中国人虽然呼唤中庸,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走极端。正因如此,现在国家才提倡和谐社会,其核心含义就是中庸,让世人不要偏激和走极端。
  
  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生命有多宝贵,面子就有多宝贵。你给足他面子,他就会给足你一切!可如果你伤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会对你恨之入骨,彻底把你推向他的对立面!
  
  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批评别人,尤其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批评时若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有建设性,同时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此外,如果批评时能采用幽默的语言,效果往往会更佳。
  
  爱听甜言蜜语是每个人的弱点,无论是谁都容易上当。世上几乎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许多女人正是因为男人的甜言蜜语嫁错了人。
  
  最高明的情感投资技巧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一开始先给下属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然后再慢慢放宽尺度,让他们感激你的退让和随和。这就是CEO的管理智慧。
  
  不管对方的话有多难听,我们都要让对方把话说完,听听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上苍总是厚爱那些沉默和隐忍的人。年轻时看到他人的风光,我们不必眼红嫉妒。只要持之以恒地做事,积极认真地做人,每个人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要想钓住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无论你本人多么喜欢草莓,鱼也不会理睬它;只有以鱼本身喜爱的蚯蚓为饵,它才会上钩。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要将此事记挂心头,也不要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能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而总是要求别人回报他,那么即使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公式: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
  

好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分给大家一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在道路狭窄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能走;在享受美餐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吃。这是立身处世取得成功的最好方法。
  
  
  小时候,爸爸经常告诫我说:“好吃的东西不要一个人独吞,要适当分给大家一些,否则小伙伴就不跟你一起玩,别人就嫉恨你,有了好处也会把你挤到一边。”那个时候,我对这些话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所以总因小事与人争个你死我活。
  
  等我长大踏入社会,现实的磨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彻底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个人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顿悟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比如,小朋友聚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肚子饿了,就从包里拿出好吃的糕点,正好被大家看到。这时,他有两种选择:分一些给大家,或者自己独吞。选择是瞬间做出的,但却能导致一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1.分给大家。小伙伴因为得到美食,都很喜欢他、拥护他。从这一刻起,他在这群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团体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将来成为号召力很强的人。
  
  2.自己独吞。旁若无人,全塞进自己嘴里吃掉。糕点是他的,这没问题。但大家都拿他当小气鬼,以后没人跟他玩。他失去了一个在团队中当头狼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团队的信任,拐进的是另一条狭窄的胡同。顺着这个轨迹成长,他将来很可能就是普通人。
  
  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就决定人的一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轻视必要的分享吗?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恰当时机懂得与人分享,可以让大家都得到利益,最后自己也会戴上赢家的桂冠!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项选择题——有你没他,而是多项选择,可以双赢。有些人不明白,他们只知道鱼死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为争名夺利打得头破血流、同归于尽的例子,我们身边经常上演。这种人永远没能体悟到,在必要时让一步,反而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有个年轻公务员,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走到哪儿都带着一股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气势。他觉得别人都如无用蝼蚁,不配跟自己比。“我的能力最强,所以理应得到最多。”他总是这么想,得到好处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
  
  结果怎么样呢?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结成同盟,跟这位“优秀人才”较劲,合力拆他墙角、拖他后腿,处处给他麻烦,任你多么大公无私、尽职尽责,我等就是不配合。一个人处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做成点事情,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这位年轻人的工作当然做不好,走到哪儿都碰壁,一身才华困在腹中无法施展,甚至没处诉苦!于是,领导痛责,同事不怜,他在每个人面前都没落下好印象。到这地步,单位分给他的那把椅子就该收回去了。
  
  只想好处独占却落个一无所有,你说可怜不可怜?有句话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表明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利益分配。懂得利益分配,其实就悟透了人性的本质、社会的真相。
  
  《菜根谭》中有话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意思就是,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留一步让三分,不仅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是拓宽人际资源的绝妙之策。今天你让了他一步,明天他会还你两步,等于交了一个好朋友,在社会上打开一道通往成功的方便之门。如果你不懂利益均沾原则,凡是好处都自己独吞,那么即使惊世的才华也只能是无用的白纸!如果学点分享主义,好处利益分给众人,让每个人的心理得到平衡,这样大家肯定会通力合作,协助你顺利成功。
  
  大凡成功的“牛人”无一例外都懂得这一点。他们大都是一掷千金,让跟随自己的人得到实惠,从而死心塌地、赴汤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这一理念。比如,一个大项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此展现自己“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气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种断人财路、独占福源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唯我独尊最危险,大家都有汤喝才是王者之道!这一处世法,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潜规则”。是否懂得这一处世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雄鹰站立的样子好像睡着了,老虎行走时懒散无力仿佛生了大病,实际上这正是它们取食吃人的高明手段。所以真正聪明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露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这是跌过跟头的老祖宗们用鲜血和脑浆写下的忠告!可惜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自己聪明过人、能力超群,看谁都是豆腐渣,唯有自己是朵花,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最容易没饭吃,甚至会为此丢掉性命。
  
  大家都听说过“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话,意思就是,真正的聪明人身怀绝技而深藏不露,绝不到处炫耀,而是等待时机一鸣惊人。有才华固然好,但是能力再强,也不能整天顶在头上到处去炫耀。就像财富一样,有钱当然是好事,但你会每天都穿金戴银、提着钱箱子到街上去显摆吗?
  
  才华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有才华的人能得到大把的表现机会,一个无能的人,即使再张扬表现自己也不可能成功。但一个有才华的人过于炫耀自我,压制了他人的表现空间,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必然招致众人的一致嫉恨。如果发展到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业就非常危险,随时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三国晚期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儿子。名门之后,家教严格,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才思敏捷、天赋过人的特质,大家都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其父诸葛瑾。不过,诸葛瑾不为有这么一个好儿子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诸葛恪会给家族带来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果不出父亲所料,诸葛恪长大掌权后,独断专行、以才压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最好,目中无人,最终引起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牵连家族也遭到诛灭。
    
  在这个世界上,才华出众却被排挤的人随处可见。他们才华在手,就像拥有一把传世名剑,逢人就要吹嘘一番,拿在手中四处挥舞,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的惊世之才,傻乎乎地把自己树成人人想打的活靶子。他们看不见自己脚下的火坑,就这样不知不觉掉了进去。
  
  才华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运用起来应当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很多时候,锋芒太露都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好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才智的使用也应如此,用至好处,只是恰好。当智则智,当愚则愚,愚也是一种智。必要时,装一装“低能儿”,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举。
  
  当一个人遭遇挫折的时候,或许会抱怨呐喊——我这么有才华,为什么却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苍天真是不公!苍天真的不公吗?非也,是他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的缘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当他面临人生败局时,是否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呢?是否做得太过分了?是否目中无人,过于突出自己,忽视了众人的感受?是否自以为聪明绝顶,别人都愚不可及?一个人如果这样反思一番,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治疗,等顿悟明澈之后,也就真正成熟起来了!
  
  翻开《二十四史》,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被小人运用阴谋诡计杀害的忠臣良将不计其数。一方面是因为小人过于奸诈残忍,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因为被害者不懂玉韫珠藏的智慧呢?他们风头过于张扬,才华过于横溢,同时又目空一切,不把身边的同僚放在眼里,这样的人不掉脑袋才怪。
  
  西方世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自作聪明,要学会真聪明——切忌只知伸不知曲;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表现,不知韬光养晦。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才高八斗,也照样两手空空!
  
  在社会上行走,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低调隐忍的做人绝学。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把肚子里的“宝贝”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拿出来。若不懂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宝贝,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兔子急了会咬人,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
  
  锄奸杜倖,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铲除邪恶、杜绝小人,有时应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如果逼得对方无立足之地,就像把老鼠能够逃生的出口都堵住,它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一切好东西全都给你咬坏。
  
  
  为什么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本来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它一定不会反击。但如果被人逼到绝路上,就必然会孤注一掷!
  
  正因这个道理,落水狗不能打,打急了会窜上来跟你拼命。穷寇不要追,是因为困兽犹斗、垂死挣扎,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做人做事要懂这个基本常识。给对方留条活路,你也受益无穷。有些人就喜欢落井下石、斩尽杀绝,结果呢,对手永远杀不绝,自己的立足之地反而越来越窄。
  
  东汉年间,大将窦固率军攻击匈奴。这支匈奴骑兵只有500人,从大漠深处飞奔而来,为的就是趁秋收期间抢夺老百姓的粮食。但他们刚入关不久,就被窦固的兵马围在了一座山谷中。汉军把山谷两侧的出口堵个滴水不漏,然而连续向内攻击了十几次,都没能把这区区500人歼灭。匈奴人组成一个圆阵,躲在石头后面,不停地向外放箭,谷口躺满了汉军士兵的尸体。
  
  窦固见此情景,命令部下把一侧出口的士兵撤走,留出另一侧出口。部下大惑不解:“将军,敌军陷入重围,就是插翅也飞不出去啊!何况只有区区几百人!只要再攻数日,一定能将他们全歼!不知您为何要放他们逃生?”“当然不是放他们逃生。”窦固说,“现在他们没有退路,必然个个向前,奋勇死战。何况谷内草木繁盛、水源充足,他们也困不死。长时间这样耗下去,就算我军最后大获全胜,也已经伤亡惨重,所以才要放他们出来,在追逐中斩杀他们。”
  
  情况果然就如窦固所料,这支匈奴部队从山谷里逃出来之后,眼见有了生路,拼命地向北逃跑,犹如惊弓之鸟,队形散了,人心乱了,没有人再想着回头跟汉军拼命。窦固率领的汉朝骑兵就在后面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断用弓箭进行射杀,不到一天,就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
  
  兵者,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把敌人逼到绝路,看不到一点希望,他们反而会破釜沉舟,跟我们来个鱼死网破。此时的敌人个个是猛虎,个个背水一战。我们要想打胜仗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使最后赢了,也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历史上,像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只有即墨城没有攻打下来。他们就围得死死的,猛攻紧打。这时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突然齐国名将田单振臂高呼:“国就要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于是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竟然一战收复全部失地。请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燕军在攻到即墨城时能放对方一条生路,他们必将争相逃命,哪有士气可言?就算换个地方再战,对方因为有了失败经历,如同惊弓之鸟,也是最容易对付的敌手,可谓最薄弱的环节。照准这个环节一刀砍去,哪有不胜之理?
  
  生意场上也是如此。蒙牛总裁牛根生说:“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事情往往如此,当我们咄咄逼人,把对手逼得无路可逃的时候,往往自己发不了财,甚至会赔个精光。因为对方无路可走的时候,必定会像兔子蹬鹰一样,以疯狂的策略给我们致命的一击!这样一来,即使我们击败了对手,自己也伤得不轻。这样的话,就算不上什么胜利,反而是不败之败了。
  
  上海有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做生意特别厉害,运用“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策略,将当地大大小小的十几家企业全都吃进了肚,形成了一个局部垄断的大集团。他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毛泽东的“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出手毒辣,不留余地,因此扩张得很快。
  
  可是,此举得罪了不少人,尤其那些失去当前财路、又没有机会另寻生路的人。就在这家公司生意蒸蒸日上,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些被他打败的对手搜集到了他在某项投资中官商勾结、暗箱操作的证据,举报给了经侦部门。这个霸道十足的商业帝国,就这样顷刻间轰然坍塌。
  
  为人处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我们总会碰见形形色色的人,许多人或许会露出弱点和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你步步紧逼,抓住别人的错误打击到底,不给一点面子,也不给对方一点台阶下。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跟你针锋相对,撕破脸皮斗到底,不是他死就是你亡!你们之间不仅做不了正常的朋友,说不定会成为世代的仇敌。这对你人脉圈的拓展非常不利,必将严重影响你未来事业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懂得“千万别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这一处世法则。对于那些无伤大碍的小错误,应该大度地给对方一个调整纠正的空间,必要时甚至可以帮对方遮掩一下。这样一来,你收获的不仅是衷心的感激,还有众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黄 帝 阴 符 经
神 仙 抱 一 演 道 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富 国 安 民 演 法 章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埋。动其机,万物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强 兵 战 胜 演 术 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擒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愚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以上为全文
《黄帝阴符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兵家)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历代对它的注解仅次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旧题黄帝撰。学者大多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荃;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阴符经》的名称,根据唐朝李荃的理解,“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
它和中国古代许多哲学性的著作一样(例如《道德经》、《易经》),各家对经书内容的理解各不一致,有人认为是兵书;有人认为是道家著作;有人认为是道教炼养之书;有人认为是儒家著作。
全书只有457字,共分三章。
1. 上篇——论道, 论天道与人事的关系
2. 中篇——论法, 论天道的法则
3. 下篇——论术, 论用兵理论
鬼谷子夜识无字天书


相传,鬼谷子的师傅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竹简,简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时,从头至尾竟无一字,鬼谷子一时心中纳闷。与师父相依为命九年时光,感情日笃,今天师父突然离去,一时觉得无着无落,心中空空荡荡的,无心茶饭,钻进自己的洞室倒头便睡。可又如何睡得着,辗转反侧,老是想着那卷无字天书竹简,直折腾到黑,那竹简仍在眼前铺开卷起,卷起铺开,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将起来,点着松明火把,借着灯光一看,吓得他跳了起来,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闪闪发光,鬼谷子叹道:“莫非这就是世传‘金书”’。
一时兴致倍增,一口气读将下去,从头至尾背之成诵。原来上面录着一部纵横家书,尽讲些捭阉、反应、内楗、抵峨、飞钳之术。共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诱使对手反驳,以试探对方实力。有时也可以信口开河,以让对方放松警惕,倾吐衷肠;有时专听对方陈说,以考察其诚意。要反驳别人就要抓牢证据,要不让人抓到证据,就要滴水不漏。对付对手有时要开放,有时要封锁,能把放开与封锁灵活运用就可以滔滔不绝,变化多端。只有这样才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第二篇大意是说:与人辩论,要运用反复的手法。反过去可以知其过去,复回来可知其现今。如果反反复复地试探,没有摸不到的底细。有时可以运用反辞来试探对手,要想听到声音就先沉默,要想张开,就先关闭;要想升高,就先下降;要想夺取,就先给予。

第三篇大意是说:要掌握进退的诀窍,这诀窍就是抓住君主的爱好,只要抓住了就可以随心所欲,独往独来。如能顺着君主的情绪去引导或提出建议,就能随机应变,说服君主。

第四篇大意说:凡事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有裂痕的。在辩论中要能利用别人的裂痕,同时,还要防止自己一方的裂痕。秋毫一样的裂痕,可以发展为泰山那样大。所以当裂痕小时要补住,大点时要切断裂缝,当大到不可收拾时就干脆将其打破,裂痕也就消灭了。

第五篇大意说:与人雄辩要设法钩出对方的意图,用飞扬之法套出对方的真话,再用钳子钳住,使其不得缩回,只好被牵着走。这样就可纵可横,可南可北,可东可西,可反可复。

第六篇大意说:要想说服他人,必先衡量一下自己的才能长短,比较优劣,自身才质不如他人,就不可能战胜他人。

第七篇大意说:要游说天下人君,必须会揣测诸侯真情,当人极度兴奋时,就无法隐瞒真情,当人极度恐惧时也无法隐瞒真情。在这时才能有效地游说和说服人。

第八篇大意说:善于摩意的人就象钓鱼一样不动声色,让鱼自动上钩,“摩”的目的就是刺激对方,让他不由自主地上你的钩。把事情办成功,使人不知不觉。

第九篇大意说:要游说入主,就要量天下之权,要比较各诸侯国的地形、谋略、财货、宾客、天时、安危,然后才能去游说。

第十篇大意说:。要做大事,就要有一个向导,就像指南针一样,游说的向导是谋略,要先策划好,再按着策划的目的去游说。

第十一篇大意说:游说要先解疑,解疑的好办法是让对方道出实情。

第十二篇大意说:耳朵要善于听,眼睛要善于看,用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目看,则无不明;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只有对事情了如指掌,才能言无不验,言无不听。

第十三篇大意是:游说要靠巧辞,要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说什么话就要采用什么办法和说辞。不要简单直言,要研究讲话的对象,讲究讲话的技巧。

读完这十三篇,鬼谷子不禁拍案叫绝,平素与真人辩论从未有主动之时,原来真人有如此金书,不知者怎可与之争强。不禁想起与师父一起生活研习的时光,一股股暖流,一阵阵的心酸,不时又加几分孤寂。于是,息了明火,钻进被窝睡去。夜间少不得梦见金书在手游说天下。

第二天醒来觉得十分困顿,但还是放心不下金书,又打开想细细推敲,不料书中又一字皆无。鬼谷子从头翻至书尾还是一字不见,更觉此书乃师父至宝,要十分珍重,走进内洞将其摊在卧榻之上。然后走出洞门照师父所嘱练功,作法,一日三餐虽不香甜,倒也好打发日子。不觉日落偏西,黑夜又至,鬼谷子走人内洞上榻休息,只见金书闪着金光,字迹依稀可见,鬼谷子越觉奇了,原来月光从天窗射进来照在金书上,至此鬼谷子发现这金书原属阴性,见日则不显,在月光,灯光下才显其缕缕金文,真仍旷世奇书。

鬼谷子走出内洞,到石桌边,掌上烛明火把,又读将起来。怎么换了文章,昨天读的本是纵横之言,如今怎么成了兵法?于是把竹简细细翻一遍,还是兵法,并无纵横之术。这书更加奇了。于是一口气读将下去,仍然是十三篇。

第一篇大意说:纵横捭阖乃万物之先,是方略、圆略、出入的门户。治世安民,一统天下,兵非良策。拥力而避战,交言而弭兵,不战而屈人,以战而止战才为上策。

第二篇大意是说:兵机大事在知己知彼,要有致胜之谋,必须审其情,定其基。掌握敌隋要快、要全,暴露给敌人的要少、要慢,阴谋与阳谋,阳谋与阴谋,方略与圆略,圆略与方略,要交替运用,不可固守一端。兵无定策,策无定形,使人无可乘之机,这就是“天神”。

第三篇大意说:君臣上下之事,有亲有疏,有远有近,君臣之间远远听到声音就思念,那是因为计谋相同,等待他来决策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君主要重用,将帅就要出仕,建功立业。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计谋不合,在这个时候卸甲归田才是上策。

第四篇大意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自然的。圣明君主,见到世事有了裂痕,就要设法去抵住,而抵法有几种,世可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抬则抵而得之。五帝的政权就要夺取,诸侯之间的征伐是不可胜数的,这时参与争霸才是上策。

第五篇大意说:凡要决定远近征伐,就要权衡力量优劣。要考虑敌我双方的财力、外交、环境、上下关系,那些有隐患的就可征服。征服的上策,是靠实力去威摄。然后,令其或纵或横,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或反或复,听我摆布。

第六篇大意说:各国之间或联合,或对抗,要成就大业,需有全面计谋,。要能携四海包诸侯。不是圣明君子,不能通过深层的智谋,则不能统帅国家,没有智慧的人不能主持用兵。要正确确立联合谁,打击谁,关键在于自己要有才能智慧,比较双方长短远近,然后才能可进、可退、可纵、可横,把兵法运用自如。

第七篇大意说:要策划国家大事,就必须会揣测他国的想法,如果不会揣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也是没用的。揣情是计谋的根本。

第八篇大意说:主持练兵,使军队能打胜仗而士兵又没畏惧感,使军队常在不动兵器、不花费钱物的情况下就能取得胜利,这才算“神明”。,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谋略,而谋略是否成功,关键又在于周密。

第九篇大意说:善于争霸天下的人,必须权衡天下各方的力量,要度量各国的土地人口、财富、地形、谋略、团结、外交、天时、人才、民心等国事。然后才能做出重大决策。

第十篇大意说:凡兵谋都有一定规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法,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

第十一篇大意说:凡是要做出决断,都是因为有所疑惑,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通过分析来决断的。而军中大事,各方面头绪十分复杂,难于决断时,可以用占筮的方法决断大事。

第十二篇大意说:在用兵将之时要赏罚严明,用赏最重要的是公正。赏罚严明才能无往不胜。

第十三篇大意说:举事欲成乃人之常情,为此,有智慧的人不用自己的短处,而宁可用愚人的长处,不用自己笨拙的方面,而宁用愚人所擅长之处,只有这样才不会穷困。

鬼谷子的这十三篇兵法与后世所传孙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鬼谷子所传为文兵法,而孙武所传为武兵法。鬼谷子主张以圆略致强兵,孙子则主张以方略而致全胜。两部兵法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鬼谷子从发现了金书的奥秘以后,每夜读一遍,则每夜可得一书。

第三夜得的是致富奇书,里面讲些养殖方法,贸易原则,讲’“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讲“世无可抵则深隐以待时”。此法由鬼谷子传给计然、范蠡(即陶朱公)及吕不韦、白圭等人。

第四夜读到的是《养性修真大法》,里面主要讲述《本经阴符七术》,讲盛神靠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术。五气要靠志、思、神、德等精神因素。这四者不衰,静和养气才能成为真人。鬼谷子以此秘诀传茅潆、徐福,以后又传陶宏景诸人。

第五夜读到推命相面术,里面讲天武经;命数、面相及人生祸福,此法亦由鬼谷子传给茅潆,以后又传给司马季主、李虚中等人。

第六夜、第七夜……,鬼谷子每夜必读一遍,每次一部新书,天上人间、治国安邦、仕途经济、天文地理、星命术数、丹药养生,无所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鬼谷子视为珍宝,爱不释手。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住家過患。出家功德。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諸功德不與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無量過患故。出家無量功德故。住家者有障礙。出家者無障礙。住家者攝受諸垢。出家者離諸垢。住家者行諸惡。出家者離諸惡。住家者是塵垢處。出家者除塵垢處。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離欲淤泥。住家者隨愚人法。出家者遠愚人法。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無怨家。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住家者是憂悲惱處。出家者歡喜處。住家者是惡趣梯。出家者是解脫道。住家者是結縛處。出家者是解脫處。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無怖畏。住家者有彈罰。出家者無彈罰。住家者是傷害處。出家者非傷害處。住家者有熱惱。出家者無熱惱。住家者有貪利苦。出家者無貪利苦。住家者是憒閙處。出家者是寂靜處。住家者是慳悋處。出家者非慳悋處。住家者是下賤處。出家者是高勝處。住家者為煩惱所燒。出家者滅煩惱火。住家者常為他。出家者常為自。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住家者以苦為樂。出家者出離為樂。住家者增長蕀刺。出家者能滅蕀刺。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住家者無法用。出家者有法用。住家者多悔悋。出家者無悔悋。住家者增長血淚乳。出家者無血淚乳。住家者三乘毀訾。出家者三乘稱嘆。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住家者魔王愛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無放逸。住家者是輕蔑處。出家者非輕蔑處。住家者為人僕使。出家者為僕使主。住家者是生死邊。出家者是涅槃邊。住家者是墜墮處。出家者無墜墮處。住家者是黑闇。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縱諸根。出家者攝諸根。住家者長憍慢。出家者滅憍慢。住家者是低下處。出家者是清高處。住家者多事務。出家者無所作。住家者少果報。出家者多果報。住家者多諂曲。出家者心質直。住家者常有憂。出家者常懷喜。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無有刺。住家者是疾病處。出家者無疾病。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壯法。住家者為放逸死。出家者慧為命。住家者是欺誑法。出家者是真實法。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住家者多飲毒。出家者飲醍醐。住家者多散亂。出家者無散亂。住家者是流轉處。出家者非流轉處。住家者如毒藥。出家者如甘露。住家者愛別離。出家者無別離。住家者多重癡。出家者深智慧。住家者樂塵穢法。出家者樂清淨法。住家者失內思惟。出家者得內思惟。住家者無歸依。出家者有歸依。住家者無尊勝。出家者有尊勝。住家者無定住處。出家者有定住處。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住家者多瞋恚。出家者多慈悲。住家者有重擔。出家者捨重擔。住家者無究竟事。出家者有究竟事。住家者有罪過。出家者無罪過。住家者有過患。出家者無過患。住家者有苦難。出家者無苦難。住家者流轉生死。出家者有齊限。住家者有穢污。出家者無穢污。住家者有慢。出家者無慢。住家者以財物為寶。出家者以功德為寶。住家者多災疫。出家者離災疫。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長。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難可得。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住家者隨流。出家者逆流。住家者是煩惱海。出家者是舟航。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住家者纏所縛。出家者離纏縛。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滅怨家。住家者國王所教誡。出家者佛法所教誡。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無犯罪。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樂生。住家者是淺。出家者是深。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難得。住家者婦為伴。出家者定為伴。住家者是罾網。出家者破罾網。住家者傷害為勝。出家者攝受為勝。住家者持魔王幢幡。出家者持佛幢幡。住家者是此住。出家者彼住。住家者增長煩惱。出家者出離煩惱。住家者如刺林。出家者出刺林。文殊師利。若我毀訾住家讚嘆出家。言滿虛空說猶無盡。文殊師利。此謂住家過患出家功德。
~出自《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大正新修大藏经No. 468)~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名言佳句系列

名言佳句系列



第一篇



※ 人生首要之事 —— 莫过于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故行孝当及时。错过机会,将是终身的遗憾!其次,做人亦当尽本分,谨言慎行,心存厚道。一生无过,虽是平凡,确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



※ 爱,可以长养慈悲,广爱善待众人。人与生就具足善良的心,只因为习相远,才把那善良的本性蒙蔽.故善念恒存你我心头,心念一转,刹那间就可得到!



※ 生命虽然有限,但智慧却无有穷尽。提高生活的品质,善用间暇充实自己,将是迈向真善美慧、幸福人生必经之途。



※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根基稳固,才能受教有地。而简单的应对进退,其实就是家教的开始。然而,有许多父母却忽略了这扎根教育的重要性,反而错失了奠定良好德性的先机。损失之大,诚难估矣!



※ 古来孝子行孝,莫不从顺从父母开始。今虽时空不同,然而孝道之理千古不易。当夜阑人静,扪心自问,父母的教诲我们可曾做到几分?为人子女怎能不承欢膝下、主动为他们分忧解劳呢?



※ 有人终身能牢记父母的教诲,有人却不曾忆起丝毫训勉。前者在面对迷失与困厄时,往往能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不敢愧对父母,让父母操心、蒙羞;而后者却经常惹事生非、得过且过令父母伤心。



※ “爱之深,责之切。” 天下父母无不如是。而为人子女者,却甚少能体会父母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能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其实知耻近乎勇,改过迁善不是羞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因而,我们更应感念父母不厌其烦教导、成就我们的苦心。



※ 古人对父母的关怀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今虽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让父母亲得到物质的享受。然而你我心中可曾经常常惦记着孤苦寂寞、满身是病的双亲?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 - - 亲情的关怀!



※ 晨昏定省,早晚能对父母关怀问候,是人间最幸福、温馨的乐事。想想有一天你我都会老,若现在能孝敬父母,子女也会效法。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今皆然。尤其,当今社会染污严重,能让父母了解子女的行踪,不但免去父母的挂心,亦可避免意外发生。



※ 古云“三十而立 ”,长大之后,应居有定所、作息有常、事业专注。此刻,父母才总算能稍稍心安。孔夫子常言少而不学长无能。为人子女于年少之时,既当努力自强,切勿荒废,空过一生。



※ 能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随心所欲,又能处处替人着想 ,所作所为自然合乎于礼。环视当今社会,最欠缺的就是礼节,因为大家都不懂得彼此尊重,才会为所欲为,擅作主张,造成今日的紊乱。





第二篇

※ 当子女品德有欠缺时,最最痛心的莫过于父母。未能尽孝,又让父母蒙羞, 怎不叫父母伤心欲绝呢?



※ 凡是不属于自己所有,即使非常喜欢,也不能起贪念,更不可以占为已有。尤其公家单位的东西,许多人误以没关系,殊不知物品不分大小,只要不是自己的,拿了就是“偷窃”的行为。



※ 奢华,长养欲望。若平素能少欲知足,那么名利当头也会如如不为所动。更何况人的一生最重要是能对得起自己与父母,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怎能让父母伤心?



※ 看到父母华发银生,想想他们一生为家庭、社会付出了青春与劳力。此刻,正是儿女回馈孝敬之时。那怕只是轻轻的一声问候与关怀,都是父母最欢喜欣慰。若能让他们含饴弄孙,将是最难得的天伦之乐!



※ 礼记云:年过七十之后,性若稚童,最需要的是关怀与安慰;而老人家也最怕孤寂,所以能贴近父母之心, 经常关怀他们,免去他们的忧扰,逗他们欢喜,也是孝亲、事亲的好方法。



※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告诉了我们为人子女,当要会照顾自己,千万不要让父母挂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不良的嗜好,更不可以沾染,如酒、色、赌等,它们都是毁家损身的祸首。



※ 清白传家,祖德流芳。昔时之人重视以“德”传家,今人不知“德”实乃奠定家庭幸福与社会安定的根基。因此,“德教”之始在于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子女自然效法。故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疏忽不得!



※ 想想父母自小养我、育我、抚我、顾我,不计一切拉拔我长大。那么理所当然我们也应该怀有感恩孝顺的反哺之情才是。而孝养父母更不分富贵贫贱,人人皆能为之,怕的是 - - 没有那份孝心罢了!



※ 自古以来亲子间的缘份,总有深浅与好恶之分。缘份薄的,难免遗憾得不到父母的喜欢,但只要有心努力去改善,以行动来表示自己的孝敬,自有感动父母的一天!舜王就是我们最好的典范。



※ 子曰:“事父母几谏”。面对父母的过失,真正的孝子并非一昧地从父母的话,应当见机行事,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或请适当的长者来帮忙,切勿使他们造更重的罪业。



※ 当规劝或开导别人之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言语要温和态度要恳切,这样才能打动对方。更何况是对自己的父母,态度、容色更应委婉。

 

※ 如果第一次劝解父母过失无效,应该运用善巧方便,再予婉言劝说,千万不可轻易放弃,让父母背负不誉之名!













第三篇

※ 人人说好话,个个听好语,不道不善言,不说不实话,这样好话连连,净语绵绵,是非人我即可免!



※ 谚云:“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言语的伤害,往往锐胜刀锋。若能常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然话到嘴边更三思。



※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气毛病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因为,难就难在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人一生最大的修行,也只在戒除习气毛病而已!



※ 流言可畏,人皆知之。小者毁人声誉,大者破坏团体和睦。流言来去无影无踪,危害却无穷。细细探究流言何来,或许就是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所造成,不可不慎!



※ 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切的祸害没有比言语传播的迅烈。了解言语攸关重大,开口之时,切要慎重,尤其说话有举足轻重者更应警戒!



※ 承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誉。但却常因碍于情面或一时之利而勉强答应,结果除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外,亦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故承诺之前当三思再三,切莫感情行事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 有道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帮助别人之时,务要明辨是非、切勿感情用事。毕竟,凭一时好恶所决定之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憾事发生!



※ 言语的表达,事关重大。传达不清,会造成误会;条理不明,会不知所云。因此在言语的互动中,当以清晰明白,充分传达了意为首要。



※ 人在一生中毁于急躁者不知凡几。冷静想想,急于一时,也不过是短短的时间而已,何不缓和情绪,让智慧与理性来作主。毕竟,急躁,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 一切的过失,没有比道人是非来的严重!人的一生多少都曾受到流言的伤害,知其可怕,就当从己身做起,戒谈人我是非!



※ 人生最难得的享受莫过于享清福。天天无事,日日无忧,这样自在的人生可求得吗?答案是肯定的――看破、放下即可得到!



※ 向善向贤的美德,人人皆有。善学者能以“见贤思齐”来勉励自己,以“见不善如探汤”来惕励自己!

 

※ 勤能补拙,要相信自己也有一颗纯善之心,只要肯学习,自有善行圆融的一天!

 

※ 人生百态犹如一面镜,见人过失易,不责人过失难。虽然镜里的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智者,可以借之反思警戒;而愚者,却入中看戏而沉迷不悟!



※ 古人常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勉励向上。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能改之,善莫大焉!重要的是自己有无反省工夫的能力。



※ 儒家教学首重德行,何以德行超越一切才艺学问呢?因为它是立身处世的明灯,延续生命、安邦定国的根基。

 

※ 小看自己,往往会错失许多的机会。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与历练之后,能力与会增强。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因为,人有无穷的潜能,正等待你去开发!

 

※ 物质的享受,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它只有加深贪婪与放逸而已。而真正喜乐的源头活水,则是来自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



※ 智者,会努力充实自己,造福人群;愚者,常存较量之心,永远想跟别人比!



※ 虽然拍马奉承的话不实,但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逆耳之言,虽是真实,但却没有雅量接纳。人似乎永远喜欢沉醉在花言巧语中!

 

※ 益友,如入芝兰之室般,久之亦能沾染其香;损友,如投入恶臭之池中,片刻即能染其臭。朋友的习染往往沈潜于无形,审慎的择友甚要!甚要!

 

※ 赞美之语,人皆爱之。闻之能思忖是否言过其实者少,大抵皆喜形于色,陶醉其中。批评之言,人皆厌之。听之能为之动容,欢喜接受则少之又少,多半忿忿不平,甚至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圣凡之异,只在此观照功夫而已!



※ 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有缘相识当要把握住,错失机会将永难再回!



※ 人即使无心犯错,也会深受良心的谴责,更何况有心为恶,那更是造重罪呀!

 

※ 作恶,不必形于外,举凡内心起了恶念,就已经是为恶了!更何况有心去造恶!

 

※ 谚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所造成的伤害与痛苦,深信在这一生中都会感到无尽的遗憾。与其深受良心的煎熬,不如痛定思痛,勇于承认,后不再造!



※ 勇于认错,承担责任,并非懦弱。直不认错,不敢面对现实,才是弱者!



第四篇

※ 爱能化解仇恨、包容异己、感化人心。爱能开拓胸襟,展露慈悲,温暖人间。因为,爱有无穷的力量!



※ 顶着蓝天绿地,你我都一样,就像大家庭一般,何须分彼此,相互争夺呢?



※ 人生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清高的洁操,来自大公无私,故可以百代扬芬,垂范后人。人若能去除私欲,看淡一切的名闻利养,必能乐在随缘自在中!



※ 貌美,虽得一时的欣慕与宠爱,但终难持久;惟有高洁的德性,才能令人永恒的推祟与敬仰。



※ 有德有学之人,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其德望声名自然远播,犹如花香,其馨自溢。若苦苦追寻声名,无疑是缘木求鱼!



※ 德行,能令人摄服于无形;威权,则致人敢怒不敢言。吾人当学习自己谦卑而尊人的胸襟,毕竟人生无常,惟有“和睦”才能恒久。



※ 富有,只有自己拥有,还是小有;小有,能施与大众,则能变成大有。能把自己所拥有的,乐于与人分享,你将成为最富有之人!



※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优异的成就,是来自努力的耕耘。当别人有如此优秀的表现时,应不吝给予最高的喝采!



※ 富足之时,当知惜福;贫困之时,当知自励。因为,环境的优劣只是一时而已,重要的是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 喜新厌旧,是贪欲的滋长。人生几何,应当惜福、惜缘!



※ 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别人的感受!凡事能设身处地多为人着想,这不仅是仁慈、体贴、礼貌,同时也是尊重!夫妻之间,尢应如是。



※ 静默,让自己休息,也让对方宁静。切记!多言无益。

 

※ 缺点,人皆有之;揭人缺失,扬人之恶,乃为人所不耻!

 

※ 瘾痛,虽是心中的伤痕;用爱,却足以疗伤止痛。爱之,当有疼惜之心,不忍再见其受到伤害!



※ 礼赞善事,善益加善;张扬恶事,恶益加恶。常说善语,与人和气,最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以善行化人,人心益善;以刻薄责人,人心益沉。以勉励、宽恕替代责备,不但能消弭敌意,同时也是化解对立、予以自新的最好方法!

 

※ 善良,能感化一切;扬恶,则令恶更加激烈。人虽无张扬恶事的意思,但却很容易脱口说出。切记!少说一句,即可避免口过的伤害。

 

※ 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事传播迅烈,所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有边际。古者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来戒惕自己,实因口过之患、扬恶之害,足以酿造滔天大祸,不可不慎!



※ 古云:“规过于室。”在劝勉时,当于私室规劝,以保其尊严。切戒公开指陈令其难堪。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光明、有黑暗,良师益友往往是支撑的力量,我们应当珍爱这份得之不易的友谊!



※ 益友之可贵,在能坦诚以对、在能相互切磋、在能勉励向善。何况知心之交,一生中难逢几位,肯面对面规过之友,犹要更加珍惜!

 

※ 义与利之间的取舍,往往是很难把关的。只有心地光明磊落,晓明义理之人, 才能大公无私,不为贪欲所迷惑。

 

※ 一切的苦难与祸害,莫不从贪欲中来。明了世间无常,一切了不可得的道理后,自能轻松的放下一切。



※ 尊重别人,就不可轻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凡事之开端,都要细细地先问自己,有无危害到他人。



※ 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何等残忍!角色对换,我将何堪!

 

※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这一生有恩于我们,不知凡几。想想父母养育之恩、国家赋予我们安定之恩、师长教诲之恩、众生努力生产之恩,这四种恩义,究竟我们感恩、回馈过多少呢?!

 

※ 当别人对我不好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亦曾欺负、刻薄于人。同样的道理,在面对委屈、受侮之时,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从中体悟包容宽恕的伟大!



※ 谚云:“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身作则,最足以作育英才,教化于人。毕竟,言教远不如身教。

 

※ 古语:“仁者无敌”。故仁者必能爱人、宽人、容人、恕人。在上者,若能体会属下之劳苦,常予勉励关怀,必能得其忠心。而严正,虽足以树立威势,倘过于严苛,那是最损德折福的,不可不慎!

 

※ 古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主人与部属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彼此的信任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和睦共事,成就永续的事业。

 

※ 以势服人,非真服;以理服人,方无言。尤其人在拥有权势之后,很容易迷失方向,沉沦威权中。此刻,最易树立敌人而不知;当知,权势不当足以造作无边罪业,可不慎乎!

 

※ 人生境遇虽有不同,但努力向善又知勤学之人,往往能扭转劣势,创造自己的命运。怕的是仗恃优越,浑浑噩噩不知努力,而虚度此生!

 

※ 芸芸众生中,平凡者居多,如何出类拔萃,非努力用功,无以致之!

 

※ 仁者所散发出的威仪,自有一股摄人的力量。那种发乎自然的敬畏,不是惧怕,而是出自内心的折服与尊敬。

 

※ 美丽的言辞虽然好听,但未必能动人。而真心所流露的肺腑之言,却最能感人。

 

※ 在生命中,可以不间断地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仁者――圣贤经典。因为它是最真实的仁者,也是最永恒的仁者!

 

※ 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鼓舞着我们学习的态度,应当每天都要求进步,不可一日懈怠。因为“勤有功,戏无益”,更何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善知识、好老师犹如明镜、类塔般,可以照见污垢、导引方向。勤照勤学,不但德业涵养与日俱增、身心也益见清净。是故,老师、善知识,的确须臾不可离也!

 

※ 君子目光远大,小人视见短浅。有豁达开阔的胸襟,才有一番的作为,远离小人,亲近仁者,这一生方不致于偏差。

 

※ 读书在求变化气质、明辨是非、成圣作贤。故贵在能依教奉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倘非如是,则读书仅是得些知识、技能而已,与没有读书丝毫无别!

 

※ 务实学习的人,能得到真实的益处;好高骛远又不肯吃苦,只能永远沉醉在梦想中!试看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历经千锤百链而后得!

 

※ 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其实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薰陶。古云:“好学近乎智”,智慧与性德的结合,即是美丽的气质。

 

※ 人生最可叹的是,随心所欲造了一身罪业,犹浑然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啊!而何以会如此,乃不读圣贤书之过!

 

※ 读书无有窍门,惟专心与勤学而已!





第五篇

※ 专注当中,一念不生,无论作任何事都容易成就。心乱不定,则无论作何事,都将一事无成。人何以不能成就,只在于心难专而已!



※ 许多人字丑,都归咎于因为自己没有天分;但端详其字,不是写得不好,只是缺乏那份耐心罢了!



※ 人因有格局,故风格有深广宽阔,所散发的气质自有悬殊差异;而陈列书籍若能分类置放整齐,不但展读方便,更凭添几许书香气味,令人终日欢喜沉潜其中!读书人首先把书籍收好,善待它是第一件要事。

 

※ 书,如同老师般,每日展读,犹如天天与老师学习。对书不敬,如同对老师不敬。能以此心来读书,自有更深邃的体悟!

 

※ 读书,遇有急事亦当对书恭敬,收束整齐,以免遭到污损。尤其家有小孩,更应收好!欢喜读书,即当珍爱书本。切记!恭敬心,才能契入圣贤的智慧领域。



※ 保持经典干净,即是敬书之始。古人书本得之不易,故视之如瑰宝。今虽得之容易,然恭敬心却少有。诸如:喜欢折角折页、书上任意涂鸦、翻阅粗鲁、汗手或手脏读阅、或马桶上读…等等,这虽是小事但却常犯!礼记曲礼曰:“毋不敬”,读书更当要礼敬!



※ 好书,犹如良师益友,长相左右,可以丰富人生、启发智慧,得到永恒的快乐;劣书,如同损友,能侵蚀心智,泯灭善良德性,足令人生走向灰暗,应当即时屏弃!

 

※ 人何以智慧不开,只因心志遭到严重污染与破坏;故慎选所读之书,亦是重要的学问。

 

※ 立志,是人生的第一件要事,也是一生成败的关键。人最怕的是放弃自己,丧失信心,颓然不敢勇于面对现实,坚强的奋斗到底!



※ 成圣成贤,不是遥不可及之事,只要有心,亦终有成就的一天。有道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愿我们彼此相互勉励,向圣贤之道迈进!







第六篇

《了凡四训》

——明•袁了凡

立命:

※ 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 万缘放下,一尘不起。

※ 修身以俟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日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改过:

※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 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

※ 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俗改无由矣。

※ 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

※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 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 最上者治心,当下清净,纔动即觉,觉之即无。

※ 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必有效验。

积善: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

※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 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

※ 凡欲积善,绝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 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

※ 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

※ 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所谓难舍处能舍也,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

※ 随缘济众。

※ 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 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

※ 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

※ 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 在家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 事君如天,此等处,最关阴德。

※ 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 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

※ 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

谦德:

※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 满招损,谦受益,惟谦受福。

※ 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 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譬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

※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第七篇

不管怎样,总是要做……

德蕾莎修女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做成功。

#你所作的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继续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攻击,但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但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但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但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 录自印度加尔各答的儿童之家墙上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老衲今天发了一大愿

老衲今天发了一大愿:愿我能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能够设立无收费专科大医院以救济一切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廷长寿命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传国宝

证严法师说:
「放眼人间,多是被以上三种对病的态度困扰了自己.身体有病,要赶快治疗,不要惊慌、害怕、乱投医.也不要迷信,到处求天拜神.若是因生活不检点,伤害了身体,就要回头是岸,戒除不良习气,调伏心中的贪嗔痴.身体是自己的,自己要能自我治疗,时时保健身心.身体要保健好,就要注意饮食上营养的吸收,穿著方面也要适应天气的变化.再者走向自然,锻练健康的身体;谨慎自己的心态,时时发心为人群付出,如此调伏身心,就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

能治一切绝症的【无敌大神咒】
"NAMO MAHA PRAJNA PARAMITA,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NGATE, BODHI SVAHA."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此大神咒能战胜一切病魔,江医王特别推荐.身有病者,至心诵此大神咒,能消一切业障, 能除过去一切恶业重罪,一切疾病,一切苦,皆能除去,真实不虚.

此咒过去帝释天曾用它来战胜阿修罗天,乃真正无敌大神咒,盖因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乃诸佛之母也!

(请参阅『五湖四海任君行』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网页)



--------------------------------------------------------------------------------


【增益童子寿命神咒】
"波头弥波,头弥提婢,奚波奚尼,奚弥诸黎,诸罗诸丽,侯罗侯罗,由丽由罗,由丽波罗波丽闻,制嗔迭, 频迭般逝末迭迟那迦黎,苏波诃 " 此咒出自《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

【发菩提心真言】 "OM BODHICITTA MOT PADAYAMI" 【金刚菩提心真言】 "OM BODHICITTA VAJRA" 【心地神咒】 "OM SUDDHE(SUDI) VAJRA"



--------------------------------------------------------------------------------


高明当介绍的【骨膜发炎】的神奇处方:
1.梅片(约二元,中药店有售)2.石膏末(约一元,中药店有售)3.芙蓉叶(约一手把捣碎)4.老姜(一手把捣碎)5.鸡蛋清(两粒,蛋黄不要)6.面粉(一手把左右调配黏度,贴於患处,用纱布固定,早晚各一次,剩余药量可存放於冰箱.



--------------------------------------------------------------------------------


江医王的【生蛇灵验秘方】
到中药店买「三黄散」一元,蟑螂粪五角,另备「穿心莲」叶子十多片.

用法:先将「穿心莲」的叶子捣烂取汁,加三黄散和蟑螂粪(捣烂)一起用白酒调均在一起,用鸡毛沾药涂在患处,涂后感觉患处清凉者有效,敷数次后痊愈. (福建人称「穿心莲」为「四方枝」,「三黄散」乃雄(红)黄,琉黄,大黄之粉末 .患者宜戒口,勿吃鸡鱼虾海鲜之肉)


【洗肾草药方】
用「地胆头」半斤左右煲水当茶饮,最好用鲜品,乾品也可以,惟不可置放超过一年之久.

若见效可继续服用.



--------------------------------------------------------------------------------



--------------------------------------------------------------------------------

许直书伯介绍的【撞伤尾龙骨医治经验秘方】
用药:穿山甲二三片,水半杯,新鲜鸡蛋白二粒(蛋黄不要),双蒸白酒一大汤匙. 用法:

1.用火炭将穿山甲焙乾研末.

2.把末参在半杯水中,拿去煮,水滚即刻拿起.

3.把鸡蛋白参在一起.

4.加上白酒一汤匙.

5.空口服下.(连服数剂可以完全治愈)

(撞伤尾龙骨可以导致瘫痪,身体动弹不得.此方乃经验秘方,江医王从卫华先生之处求得以供诸於世,千金难买之方也!)


--------------------------------------------------------------------------------

郁正亭提供的【治牛皮癣秘方】
药方:到中药店买甘草烧开,大约二十分钟,热热的烫,但要有耐心,每天都烫, 最少半年.每次只用十元(台币)的甘草就够了.(注意:切记不能喝酒与吃虾)


--------------------------------------------------------------------------------

林太太提供【治阴痒秘方】
药方:蛇床子五钱,苦参五钱,金银花三钱,黄柏三钱,川椒一钱,再加姜九片. 说明:煎滚后,用毛巾沾之,用力擦洗患部使通红,洗完要把患部擦乾,起床, 中午,睡前至少各一次,多洗更佳,但药水冷时请勿擦洗,可以再煎.


--------------------------------------------------------------------------------

空谷子提供【癌疾良方二则】
壹.感赋「空气污染水不净,血管不洁致癌因,谷中苓麦苗为圣药.芦荀罐头造血清. 莲座观音悯病苦,提供良方度有情,音声救苦宿业清,罹患癌症实堪怜.」

贰.芦荀,麦苗是良方

余非医生,但每见罹患此绝症者,真不幸也.近日闻贫苦学生罹患骨癌,尼师患血管瘤者,医药费高达三十余万,发起募捐,西医动辄锯腿,且未必就能断除病根,今发现此二良方,适合任何癌症或毒瘤,临床效果几达百分之百,无副作用故提出:

第一方芦荀(芦荀罐头效果相同)

1.依据:美国生物学家罗兹博士研究五十年成功.

2.食法:芦荀煮熟,用果汁机绞成泥汁冷藏,早晚各食三匙,一月见效,重者三月痊愈,平时常吃可预防.

第二方:小麦苗(西方人喻为圣餐)加蜂蜜

1.依据:验方精选.

2.播种:利用花箱播植,七至十一天可采取.

3.食法,采新鲜麦苗一束二,五台两,除须根洗净,扰碎榨取绿色苗汁二两一小杯加蜂蜜,日服三次,每次一小杯,一月见效,止血止痛,消炎解毒,美肤营养,兼治胃,痔,心脏,高血压,甲状腺瘤.服前须念佛号或感谢上苍五十至一百零八声.



--------------------------------------------------------------------------------


善士提供【治血癌奇效方】
药方:羊骨和米煮成粥服用.不可添加任何物品及调味料,如糖,盐, 酱油,味精,青菜等.否则会失效. 请於空腹时服用,食后二分钟内不可吃任何东西.

附注:此秘方乃善心人士祖传秘方,已治好无数病患,特为公开.(宜念佛号回向羊灵往生净土)


--------------------------------------------------------------------------------

林士锵提供【治肝病、黄胆病秘方】
敝人获唐山老叟赠『肝病、黄胆病』秘方,嗣经亲友患者多人服用灵验无比,且获中医教授肯定系目前治疗肝疾 (急慢性均适用)、黄胆最佳良方.

药方:正水沉香、正川连、木香、丁香、党参、元参、砂仁、茯苓、桔梗、川芎、白菊、白芷、白芍、黄柏、黄芩、北柴胡、六汗、正炉贝、茵陈、龙胆草,以上每种各二钱.

说明:1.每帖药第一次煎服以三碗水温火煎至八分,第二次二碗水温火煎至七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如患者有口渴现象,可煎第三次以二碗水煎至滚开后加冰糖当开水喝.

2.如有肝硬化或黄胆现象应加麝香、牛黄各一分,置茶杯冲滚水覆盖,溶解后与药混合服用.

3.本药应用「正」上好药材才有效果,每帖约二百五十元新台币,如加麝香、牛黄则每帖约九百五十元.

4.服用五天后请至医院(或检验所)检查,若完全恢复正常,则每隔两、三天须继续服用(可不必加麝香、牛黄)一个月完全痊愈.



--------------------------------------------------------------------------------


梁秋凤提供【治慢性肾炎药方】(此乃陆仲安为胡适博士治肾炎方)
药方:生耆四两,云苓三钱,泽泻三钱,川木瓜三钱,西党三两,酒苓三钱,半夏三钱, 杭芍四钱,炒於术六钱,生姜二片.用水七碗煎存半碗,药渣可重煎一次.

(江医王按:病情严重者宜服上数剂方见效,不可轻言一剂无效而放弃此药方.)


--------------------------------------------------------------------------------


方涂得昌提供【白血病验方】
白血病:此类病患有逐年增加久之势,奈何西医无法治愈,多采控制疗法并任其自然发展,度其残余的岁月,而中医则需以「脉」「证」根本治疗,惟需经验且学识丰富之中医师始可治之,然良医难求何处觅得?现敝人提供草药一方,据使用过的患者表示效果很好,即『犁壁草』,俗称『犁头草』,叶呈三角形,茎及叶背面均有剌 ,徒手不易收集,为蔓藤式遍生郊野田园间,用时拔取该草(整条茎和叶)一束,数量不拘多少,捣成汁冲蜂蜜后服用,服一次之后白血球数量即遽减,(每日一次或二次均可),轻者三、五天即愈,重则七至十天痊愈,愈后无须再行服用,惟患者须确为本病,始能发生效力.


--------------------------------------------------------------------------------

李为禄提供【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血癌、舌癌、鼻咽癌、肺癌以及其他癌症热病秘方】
有很多人看不起这个药方,尤其是西医更甚.药方虽然简单,但是效果异常,在此不得不推荐之. 用药:半枝莲一两,百花蛇草二两.用水十五磅煎至二小时,日夜当茶饮.平时每一月煲一次服食,因该药草,对脏腑之热毒(火毒)及生痔疮、疴血、热咳、暑症、偏头痛、喉咙痛、无名肿毒等等,服后都很有效验.曾有许多人服了此方后, 皆能病愈.半枝莲是清凉无毒,是排污草,服后不能饮开水,因恐其药汁冲淡药的效能.如果癌症开花,即是表面看见烂的,可将刚生长的鲜草药捣烂,取渣敷在伤口外,取汁用水烧热当茶饮,此方不分男女老幼,愈后还得用三至四个月,方能彻底痊愈. 服后大小便常有浓血排出,此乃正常现象,不必惊慌,如果反应好,其毒清除之后,即病愈快速.(大型中药店皆可买到此药) (江医王按:如果服此方不能见效,是业障病的成份较多,宜在佛前忏悔,念佛以及大悲咒就能见效了)



--------------------------------------------------------------------------------

李逢添提供的【黄疸病草药秘方】
用药:黄花猛(数棵)及羊角豆(数条)煲水饮.服用三剂可见效.



--------------------------------------------------------------------------------

江医王提供【胃口不开,无胃口吃饭】汤方
药方: 四君子汤

此汤适合一切孩童喝饮.用此汤打底调配诸药最好,不妨试之.



--------------------------------------------------------------------------------


【常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常念此圣号,观世音菩萨会在梦中示现替你治病.

江医王在一九八一年四月间获得观世音菩萨在梦中出现医病,千真万确,经验之故,告诉大家. (有天眼通的作家冯冯居士常常劝人吃素并向观音菩萨求治医病,须发愿多做善事,精诚求之, 必得菩萨的救护.)



--------------------------------------------------------------------------------

江医王的医学法偈,百千万劫难遭遇:
【医有中心点,病有杂乱因,如果要医病,心除杂乱因.】

【医者依道理,丙病谬甲乙,世人多不知,因果还如是.】

【病非药因,药非病果,若要无病,道理勿乱.】

【圆转中心,方有平道,回旋心力,平等四方.】

【一句弥陀,无量法门,能破诸暗,苦海明灯.】

【佛在何处?原来净住,全在汝心,何须求助?】

【只有念佛,万灵圣药,不费钱买,只求用心.】

【慈悲济世,天下无害,一语当关,功德大成.】

【小心处事,理当成就,责任须为,苟且不免.】

【中正四方,平归元道,和同平正,圆机全满.】

【邪命外道,不识清净,终是苦恼,无能解脱.】

【心结苦恼,无须介怀,专心念佛,必能忘忧.】

【因缘殊胜,散聚结缘,只此因由,凡结可解.】

【欲修圆满,须行圆通,阿弥陀佛,回旋心转.】

【何处净土,唯在自心,虚空极乐,还复大千.】



--------------------------------------------------------------------------------

【治疗连皮癣,牛皮癣,以及其他癣病秘方】
用鸡屎藤煲水,用此水长期洗濯患处,能断根,连皮癣最易见效. (请不要误用鸡血藤,鸡屎藤是有一种臭味道,可以用来做糕吃,吃起来却很香)



--------------------------------------------------------------------------------

【治疗颈瘤民间验方】
须长期服食槟榔果实的果汁,把槟榔果子捣烂,取汁食之,已经有多个病人服用此方后,颈瘤完全消失.



--------------------------------------------------------------------------------

【治疗生毒疮验方】
用海藻,海带,昆布,犀牛皮,生地煲水喝,喝时加黄糖.



--------------------------------------------------------------------------------


【治指头蛇药方】
砚水,茶枯,班猫或琉黄,煮水浸手指.(忌食)



--------------------------------------------------------------------------------


【治吐血及流鼻血秘方】
侧柏叶三钱,阿胶炒珠五钱,干姜二钱. 此药方用半碗水煲剩八分,温时服食,主治一切流鼻血及吐血不止. 此方不论新旧症,一律见效.



--------------------------------------------------------------------------------

【专治水肿良方】
小山虎,叶花红,红豆,珠砂,神砂,黄糖,(各药须适量,须请教於中医师)水三碗煎八分服之.



--------------------------------------------------------------------------------


【治大颈疱药方】
海藻,昆布,各五钱,水三碗煮成一碗,去药渣存汤,加下瘦肉片和少许盐,以肉熟取食.(宜服多剂)



--------------------------------------------------------------------------------


【黄疸病药方】
生薏米四钱,川萆解四钱,龙胆草四钱,滑石六钱,绵茵陈五钱,瞿麦三钱,扁蓄草三钱,车前子三钱, 淮木通三钱,山栀子三钱,甘草一钱半.上述药材加上三碗水煮成半碗服食,必须连服四次,服食此药不可食油腻食物,也不可喝酒.(须请教中医师)



--------------------------------------------------------------------------------


【治虚寒性胃病】
生姜或老姜煮水冲牛奶喝.



--------------------------------------------------------------------------------


【老蒜止牙痛的神奇方】
牙痛很难捱,尤其是半夜三更,那里去找牙医?这里介绍一个秘方,牙痛不医牙,反而仅在手指上下手. 用老蒜捣烂,捏成如蚕豆般大小,敷在大拇指及食指之间的手背下微窝处,即可止牙痛.


--------------------------------------------------------------------------------


【扭伤了腰瘀血引腰痛治疗方】
扭伤了腰,会感到右腰部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仰与转侧都不便,痛处按之更痛.此乃瘀血阻滞经脉,以致气血不能通畅,故腰痛如剌而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瘀斑,治疗应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药方如下: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香附,牛七,田七,续断,甘草.服三剂腰痛消失.



--------------------------------------------------------------------------------


【治铁打内伤瘀血】
用「打不死」的叶子半片,煲汤喝.



--------------------------------------------------------------------------------


【金光明经除病品】
如果您得了绝症,怪病,医治罔效者,江医王教您这个方法,一定见效,条件是您必须有忏悔心,修三福业,以及读诵「金光明经除病品」.

三福业就是:

1.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2.受持三皈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3.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


【江医王祖传小儿惊风散】
正牛黄一分,天麻二分,正珍珠一分,胆星一分半,琥珀一分,珠砂二分,梅片五厘, 万应散一分(如有则最好),川麝香三厘.须用正地道药材共研为细末,用水草(小管)吸取药粉喷入小儿喉中.



--------------------------------------------------------------------------------


【正确的褥疮护理方法】
家母生了褥疮,起初亦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护理.后来有了经验,在此介绍大家认识如何作护理.身体瘫痪而不能自己转身的病人,宜隔每二个小时替他翻转身体一次,这样可以避免病人生褥疮.如何作护理呢?可以到西药店去买两种消毒药水, 一种叫 Hydrogen Peroxide,另一种叫 Eusol Lotion.另外还须买一个钳仔,一个装消毒药水清洗时用的小型不锈钢小盘(钵)子,如果有,还须买「生肌药膏」, 最好用瑞士出品的 Solcoseryl-Jelly.另外还须买清洁纱布,棉花和胶布. 方法:首先小钵子与小钳子用滚水洗干净.倒下小半汤匙的 Hydrogen Peroxide 在小钵子内,参下份量相等净水(冷滚水),然后拿钳子夹着小纱布,浸在药水里, 用此棉花清洗整个褥疮伤口,如是二三次(换砂布)的清洗.第二个步骤是,倒下一点点的 Eusol Lotion 在小钵子内,不必参水,用钳子夹着棉花浸湿药水,如是一样替伤口清洗两次.第三个步骤是拿一小块的棉花,涂上一些 Solcoseryl-Jelly ,敷在伤口上,贴多一层纱布,用胶布黏上封好,以免受到细菌感染.每一天都要清洗消毒和换药,如此很快痊愈.

(注:用纸质的胶布最好,容易拆换)


--------------------------------------------------------------------------------


【小儿黄疸病冲凉方】
小儿出世不久,患上棘手的黄疸病,也常令群医束手无策.如今江医王介绍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此方治好了不少患上黄疸病的小儿,是个验方,在此公开.到中药店去买两种中药,黄枝子(山栀子)与鸭脚皮,用来煲水令小儿冲凉,冲上几次的凉后,其病必愈.此药方从一老者处得来,其媳妇生下的小儿,出世不久后,经医生证实也是得了黄疸病, 他叫媳妇把孙儿从医院抱回家,然后冲上二三次用此药煲水的凉,小儿的病也好了.



--------------------------------------------------------------------------------


【哮喘】方名:定喘丸(李浩澎经验方)
组成:黑白丑,麻黄,大黄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g,日服二次.

按:本方泻腑通下,泄肺定喘,用于哮喘属实证者.症见胸满痞塞, 痰多黄稠,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散.



--------------------------------------------------------------------------------


【糖尿病】灵验方二则

(1)降糖汤:
组成:北沙参50g,生地30g,知母20g,麦门冬30g,花粉50g,生牡蛎40g, 黄连15g,茯苓25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用.

治疗60例,痊愈33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

出处:《吉林中医药》1990,(1):16.


(2)补阴固涩汤
组成:生地,玄参,丹皮,连须各20g,花粉,黄芪,龙骨,牡蛎各30g,山茱萸15g, 五味子10g.

用法:水煎服,一日1剂.

治疗60例,痊愈55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5%

出处:《广西中医药》1989;12(3):18

The Buddha Speaks the Cancer Healing Sutra

The Buddha Speaks the Cancer Healing Sutra

Thus have I heard. At one time the Buddha was in Bamboo-Grove Park in the city of Rajaghira. Accompanying Him were five hundred leading monks. Many of the monks are afflicted with malignancies. They were emaciated and suffering in pain and agony for days and nights. Venerable Ananda observed this situation and went to seek out the Buddha. After prostrating before the Buddha’s feet, Ananda stood up and spoke, “World-Honored One, many monks now residing in Rajaghira are afflicted with malignancies. They are emaciated and suffering in pain and agony all day and all night. World-Honored One, how can they be helped?

At that time, the Buddha spoke to Ananda, “Listen to this Cancer-Healing Sutra. Read it, memorize it, recite it and propagate it far and wide. There will be a healing of cancers, including those caused by wind, heat, and yin elements, combinations of these three elements, and healing of cancers found in blood, abdomen, nose, teeth, tongue, eyes, ears, head, limbs, spine, rectum, and joints. All these cancers will dry up, fall off, and be eradicated. Healing will occur undoubtedly. Thus, read and uphold this spiritual mantra. This is the mantra:

Da-Zhi-ta, E-lan-di, E-lan-mi,

Shi-li-bei, Shi-li-Shi-li, Mo-jie-shi-Zhi,

San-po-ba-dou, Suo-ha.

Ananda, north from here is a huge snowy mountain where the great Brahman tree known as Hard-to-Conquer grows. The tree has three kinds of flowers. The first is New Growth, the second Maturity, and the third Dry and Withered. Like the flowers that dry and wither, and fall off, so too will be the fate of cancers suffered by our monks. There will be no more bleeding and no more pus formation. Pain will be uprooted, and the cancer will dry up.

Furthermore, those who frequently chant this sutra will gain the knowledge of recollecting their past seven lives. Such is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mantra, svaha. This is another mantra:

Da-zhi-ta,

Zhan-mi-zhan-mi,

She-zhan-ni, She-mo-ni,

She-zhan-ni, So-ha.

On hearing this dharma, Venerable Ananda and the entire assembly was extremely happy. They faithfully accepted and respectfully practised it.

----------------------------------------------------------

The 2nd dharani of "Baji kunan toloni jing" from Taisho Tripitaka No.1395 sounds like this:

Namo Sarva Durgati Parisodhana Rajaya Tathagataya Tadyatha Sodhani Sodhani Sarva Papa Visodhane, Suddhe Visuddhe, Sarva Karma Visuddhe Svaha. (There is a CD sold on the market regarding this Dharani, please refer to it)

"Liumen toloni" or the "Six Doors Dharani" sounds like this:

Same Same, Sante Sante, Bhadre Bhadre, Su Bhadre Su Bhadre, Teje Teje, Candre Candre, Candravati, Tejovati, Dharmavati, Sarva Klesa Visodhane, Sarva Artha-sadhane, Manah Sam-sodhane Svaha. (Translated by Mr. Chua Boon Tuan)




There are five precepts in the world for one to always follow: Do not kill, steal, fornicate, lie, and drink alcohol.

--Dharma Master Cheng Yen--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 * *《佛说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 *




(大正大藏二十一册第一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大城,尔时,宝幢陀罗尼菩萨白佛言:「俱利伽罗大龙,以何因缘,吞饮利剑?」

佛告宝幢陀罗尼菩萨:「昔色究竟天魔醯首罗知胜城,无动明王与外道论共,致种种神变成智,时无动明王变成智火之剑。时有九十五种外道,其首人名智达,又成智火剑。时无动明王智火大剑,变成俱利伽罗大龙有四支:降三世、军陀利、琰魔都伽、金刚夜叉等四大明王也。颈王有莲名『智火含』,字俱利伽罗,高十万由旬也,从口出气,如二万亿雷一时鸣,闻之外道魔王舍恶疑邪执。」

佛说陀罗尼曰:「南无悉底悉底,苏悉底,悉底伽罗罗耶,俱琰参摩摩悉利, 阿阇麽悉底,娑婆诃」。

(NAMO SIDDHI SIDDHI, SU SIDDHI, SIDDHI KARA RAYA, GUHYA SAM MAMA SRI, AJAN MA SIDDHI SVAHA)

或是

(NAMO SIDDHI SIDDHI, SU SIDDHI, SIDDHI-KARAYA, KULIKA SAMA-SAMA SRI, AJANMA SIDDHI SVAHA.)

「此咒威力,除一切不祥,降服诸魔王。若有人灵气所恼,书姓名 ,以此咒诵三七遍,灵鬼忽然之间焚烧。断五辛酒宋,不染妇女秽执,一心诵此咒,一切所求决定得圆满,不时树令开华,四海成山, 妙高山成海。此咒威力,此咒功德也。焚冰如油,凹心树如水,一切皆随心,犹如跋伽梵。」

故重说偈曰:「奉仕修行者,犹如跋伽梵,得三摩地上,与菩萨同位。俱利伽罗龙,称念彼名字,现除怖魔障,后生安乐国。」

佛说此经,一切恶魔王、九十五种大龙王,大欢喜信受奉行。